第五十三章 混不下去了(2 / 3)

作品:《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知道赶超家里过的不容易,但是平民家庭谁家还会没点困难,但也没必要和于虹一样,把困难,愁苦,可怜一直都挂在脸上。

“是没什么变化,不过咱们厂里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厂里多了这么多我不认识的人,也算是‘做大做强’了。”

从职工人数上看木材加工厂,肯定是做大做强了。

但是从结果上来看,木材加工厂想再创辉煌,那就真的很难了。

“什么做大做强啊,现在厂里一个月大半个月没活干,把人闲的都快长毛了。吴倩他们饭店都因为效益不好,让私人老板承包了。咱们木材厂,要这么发展下去,都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人承包。”

国庆抱怨道,在厂里做混子也不是好做的。心里压力太大了,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就把自己给干失业了。

“吴倩工作的饭店,承包给个人了啊?”

“可不是嘛,改革开放了之后,私人餐馆多了,吴倩他们朝阳饭店的生意,直接是一落千丈,都没什么客人去了。”

“可以理解,做菜一般,服务差劲,有选择的话,这饭店请我去我也不去。”

开饭店的门槛,还是太低了一点,有竞争了之后,这种连厨艺优势都没有的小饭店,就是第一批被市场淘汰的。

“私人老板给承包之后,饭店换成了年轻人做服务员,服务员都不让吴倩干了,把人整到后厨当小工去了,摘菜,洗碗,杀鸡,杀鱼,闹的吴倩回家了之后,天天跟着抱怨。”国庆也是一脸的愁苦。自从娶了媳妇之后,周秉昆就没看到国庆,有什么时候特别开心过了。

“你不都习惯了吗,就是饭店老板还让你媳妇干服务员,你媳妇能不抱怨吗?”

知足的人都应该想到,单位都已经被承包了,老板都已经换成私人,能保住个工作就不错了,还有啥不知足的,那么多的人都还找不到工作了。

“国庆你习惯啥了习惯?”赶超道,“秉昆,你回来了。”

在厂里逛了挺多,和国庆边走边聊,也从运输科,逛回了周秉昆最熟悉的电工班,看到了赶超。

“回来了,来厂里看看你们,国庆当然是啥都习惯了。”

“这是大学毕业,成了干部,衣锦还乡来了啊?这么说,我俩以后还有干部朋友了。”听孙赶超说话酸,那肯定也是最近有啥过的不顺了。

“没毕业,也没成干部,我还要读书,你想我成干部还有的等。再说,你们俩不本来就有干部朋友的吗,春燕当干部陆陆续续的都当多少年了。”

“你要这么算,我俩还认识一个曹德宝,他还是车间主任呢。”

“你看,这不就又多了一个干部朋友吗。”

说严谨一点的话,乔春燕可以算干部,是在政府部门工作,有干部编制的正经干部。

曹德宝的话,就是这二十年来有名的‘以工代干’。

就是以工人的身份,做着干部做的工作,真实身份还是工人。

“秉昆,你这是什么情况啊,还要继续念书,我看见字都头疼,你这书念起来还有瘾啊?”国庆表示自己不理解。

“再读三年,读个研究生,后面看情况,可能还要读一个博士,起码又要三年。”

周秉昆要不要继续读博士,要看周秉义和周蓉是什么想法。

如果这俩有人坚持的话,周秉昆就真还要继续读下去。

要不然和这俩吵架,文凭不够,吵起来不硬气。

“你这三年又三年的,加在一起都要十年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你要一直不毕业,一直在学校,还在学校等你家妙妙,父女一块上学啊。”

有点夸张了,周秉昆就算多念几年,毕业之后,闺女也不过才上初中。

倒是有的同学,上大学的时候,孩子已经七八岁十来岁了,在学校多念个几年,真的有机会,和孩子一块上大学。

“国庆,这就是你不懂了,喜欢读书的人,读书还真能上瘾。我家小宁也喜欢读书,现在初中毕了业,已经是我们家学历最高的了,还要继续念。”

“能念书是好事啊,多读书了以后才更容易能出息。”周秉昆点头应道。

孩子愿意多读书,周秉昆还是赞同的。周秉昆只是觉得,周蓉这种上有老下有小,家里有困难,收入不够养家,精力不够照顾老人孩子,可以适可而止,读个本科就够了。

“好事是好事,但那不是我爸退了之后,小宁的花费,都是我来出吗,上高中不止学费,还要住校,每年可不少花钱。”赶超发愁的道。

“怎么,是出不起这份钱,还是家里媳妇不愿意了?”

“我调到电工班之后,涨过一级工资,收入方面挤一挤,供一个学生还供得起,但是家里难免要过的困难,于虹就不乐意了,虽然我俩没和国庆吴倩一样经常干仗,但她也没少给我摆脸。”

“你要是钱不够了,我多少还能帮你一点,你这是媳妇不愿意,那我是没办法了,这个还要你慢慢的劝你媳妇,等把你妹妹供上大学,小宁肯定是能回报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