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时代之巅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834章 就业就是选票(2 / 4)

作品:《大时代之巅

麦亚胡伯稍显沉默,这个话题不好多说,走漏了消息会影响到公司的股价和员工的信心。

周不器很有诚意地说:“时代已经变了,过去二三十年,全球化的经济没发展起来,信息闭塞、经济阻隔,汉莎的这套模式还能做起来。现在不行了,在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竞争面前,国企的性质就注定汉莎以后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危机。”

麦亚胡伯深以为然,“以前的航空公司投资太大,欧洲这边基本都是以国企为主。可是过去这十几年,市场经济发展得太快,航空业的商业模式也变了。从订购制变为了租赁制,以至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营航空。”

早些年的航空业,都是航空公司从飞机制造厂那里买飞机,比如一次性订购200架、300架飞机,要花费几百亿美元。

这么大一笔钱,民间资本根本出不起。

所以欧洲这边早些年的航空公司基本都是国企,由国家出钱来买飞机。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航空公司不需要斥资几百亿美元去买飞机了,而是学习美国那一套,玩起了租赁制。

就是航空公司从飞机中介那里租赁飞机,给予一定的租赁费和收入分成。

这样一来,航空公司就从超级重资产变为轻中量级的公司了,越来越多的民营航空就出现了。然后,欧洲这边的国营航空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倒闭。

其实就是航空公司和飞机租赁中介公司各取所需,是一场资本和业务的交融。

航空公司有专业能力,飞机租赁公司有雄厚的资金。双方一拍即合,赚了钱了按比例分成。港府的李超人就发现这是一门极好的生意,就收购过一家飞机租赁公司,弄了几十架飞机玩这种中介的生意。

什么也不用干,买一批飞机,然后租给航空公司,每年坐地分钱,稳稳地“收税”就行了。

靠着这套新的商业模式,民营航空和国营航空有了同台竞技的机会,国营航空就受到了严重的挤兑。甚至连汉莎航空这样的超级巨无霸都顶不住了,都被民营的廉价航空挤压得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