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收个皇帝做小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十一章 异心(1 / 3)

作品:《收个皇帝做小弟

吴浩升官,以武兼文,淮南、淮北一把抓,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这是自然的,不过,这里说的“不高兴”的,不在临安那一拨里,而在淮东——不过,也不是指楚州、涟水那边,而就在本地,在吴副都统的治下。

谁?

时青,献泗州城的那个时青。

朝廷给了时青一顶“淮东泗州兵马钤辖”的帽子,这是安置初投宋的红袄军头目的基本路数,同贾涉拿“京东路钤辖”去安抚陈孝忠旧部的路数是一样的(详见本书第六十一章《盱眙,我来也》),朝廷并不以为有啥不合适,但时青却大失所望。

时青本来以为,泗州城既由我献,理所当然,便由我来管,也就是说,那个“权知泗州”的位子,本应该是我的。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除非宋军不能过淮,不能对泗州进行实际占领,才只好以虚名羁縻;宋军既过了淮,连吴副都统知军州都算破格中之破格,朝廷怎可能以一个新降的红袄贼为知州?

不过,时青虽不明朝廷体制而生奢望,但平心而论,“南京路钤辖”的帽子,对于时青来说,也确实略略小了一点。

完颜文通对时青部的纪律、战力都不信任,因此,夜袭盱眙,用的是金朝的经制兵马,时青部只负责守城;时青部近三千人,吴浩手上,神武军加民团,不过二千五百人,较时青部还要少一点,守军若保有基本的战斗意志,以少攻多,攻的又是坚城,除非奇袭,不然,攻克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事实上,吴浩原本也没有立即过淮的打算,也即是说,若无时青献城,一时半会儿的,泗州落不到吴浩的手里。

现局面之形成,时青的作用,非常关键。

但捷报中,吴浩连自己的“武功”都未如何铺陈,自然也未去渲染时青的功劳,在朝廷眼中,时青不过“力屈而降”,给个“南京路钤辖”,可以啦。

吴浩觉得,朝廷对时青的酬庸,略略低了点,就算差遣不变,官阶上,可以做点文章嘛,正在同展渊商量,替时青争取个什么官阶才好,时青的白眼,翻过来了。

吴浩召集会议,商议划分防区,但派去通知时青开会的回报:时钤辖说有紧急军务,赶着出门儿,你替我再向副都统请个假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