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四章阅兵(1 / 3)

作品:《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贺今朝称秦王的事情,在锤匪的地盘开始向各个村镇传达。

在此之前发布了数期报纸,命令官吏以及农会等人向百姓继续宣扬锤匪的政策。

所以此番百姓都知道贺今朝要称王的消息。

消息一经传出,锤匪治下的百姓就极为兴奋。

在他们的眼里,只有贺今朝当了皇帝,这天,才算是真正的变了!

他们不再是吃不饱饭的流民。

也不再是受人欺辱的奴仆。

更不是世代为贱籍的乐户。

只要贺大帅坐稳江山,他们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那些立下功勋的锤匪士卒就是明证。

许多乐户更是加入了锤匪的宣传队,从此受人尊敬,而不是任人欺辱,许多乐户的媳妇,生出来的孩子都不一定是他们亲生的。

这些人的地位快速上涨,谁不支持贺今朝呢?

此番得知贺今朝称秦王,他们更是不余遗力的进行宣传。

只有贺今朝当上天下之主,他们才能更加安心,能够保住自己的好日子。

可以说,锤匪治下各地的百姓,都陷入了狂欢当中。

被打击过的士绅,盼望着大明能够重新杀回来,做回人上人的人,更是心生绝望。

有些人忍不住上吊自杀。

因为他们看不到希望,才会心生绝望。

至于朱姓宗室们,更是不少人加入锤匪,想要博一条富贵之路。

因为他们以前的日子也不好过,别看顶着宗室的头衔,可饿死的,被人欺辱的也不在少数。

晋王、秦王等扫大街的相顾无言。

“完喽,你再也没有希望了。”

岁数不小的秦王看着第一个被擒获的晋王摇摇头。

他这么大岁数没被贺今朝宰了,还能苟延残喘,早就看透了。

唯一的遗憾是他埋不进早就弄好的陵寝。

晋王能从黑煤窑当中活着回来,又被做些扫大街倒夜香的活计,能坚持下来,心里素质变强很多。

可听完秦王的话,他终究是破防了,开始痛哭起来。

京师里的大明皇帝,根本就没想着要收复山西,这么多年了。

大明越发的没落,他是知道的。

因为贺今朝在报纸上不仅宣传锤匪的政策,也描述在大明、满清、其余流寇治下百姓的生活。

只有对比一二,就知道谁才能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

贺今朝深知掌握舆论的重要性,因为大多数百姓都是文盲,他们习惯于听信“官吏”、“有威望的乡老”的话,而朝廷政策的解释权,也都在这些人的手上。

以至于大明收税的时候,老爷们全都把属于自己的税给嫁接在这些小民头上。

待到出现什么饥荒,百姓活不下去,他们就会较为心善的放出“高利贷”,然后趁机吞并大批土地,完成财富的累积。

可以说每一次的天灾,都是他们享受饕餮盛宴的时候。

报纸的发行,学堂的普及,至少让他们欺上瞒下的手段少了许多。

这些情况,其实锤匪治下的百姓都知道,因为他们以前也是这种惨日子。

故而贺今朝称王这件事,各地百姓都自发的庆祝起来。

谁不愿意贺大帅称王称帝啊?

只有那些怀念大明统治的人,才会在心里愤恨天道不公之类的,然后在悲愤当中死去或者继续苟活!

他们希望看到大明的官军能够卷土再来。

洪承畴在当官方面那是没的说,狠狠的拿捏住了崇祯的心思。

要不是崇祯把他后路斩断,说什么锤匪贺今朝势大,他还要借口对对锤匪,指定不会去辽东。

结果被崇祯说有杨嗣昌在,而鞑子皇太极在关外蠢蠢欲动,祖大寿求援。

就得你去,否则洪承畴真不愿意趟这趟浑水。

他倒是想要当一个十里坡剑圣,在“新手村”好好的刷经验和技能,然后再出关与清军决战。

洪承畴到了辽东后,也在认真的做事。

从提拔人选,到向皇帝讨要军饷,以及与清军对峙,都做的井井有条。

为此多铎因为洪承畴的应对,导致清军战败,还被皇太极剥夺亲王的爵位,降为郡王。

再加上此时的吴三桂更是大量训练士卒,颇有些手段。

不像以前的将军一样任人唯亲,而是挑选青壮派且有能力的官军,麾下士卒也多是青壮派。

大家敢打敢杀,虽然没有恢复老关宁军的威力,但相较之前,也有了极大的进步。

要不然吴三桂也不敢屡次与清军进行野战。

明军也有了极大的进步。

唐通每天都站在松山大营的箭楼上,观察清军,他发现清军越来越懒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