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会议(2 / 2)

作品:《天赐万象玉作杯之兵哥哥

可是他刚刚下车,看见村民敲锣打鼓和那些标语,这才知道今天这里有活动。可仅仅说了一句话,温教授就弃他而去,现在连董偏方也跑了,叫他怎么不失落?

燕奇鐘现在对这个南邵村,不知道是希望,还是绝望。

回过头来,再说温教授这边,隆重地把老村长和董偏方介绍给了校长荣海欣和伯驹老先生。四人握握手,立刻引导向村里办公室,他们今天还要上前面台子的。

把校长和伯驹老先生交给了老村长和董偏方后,王珂跟在后面也正想走,却被温教授一把拽住。“走,小王珂,跟我去接接你叶伯伯。”

王珂不敢造次,但心里却在嘀咕,你老温不陪你们校长也就算了,怎么连我也扣下了呢?

跟着温教授,来到后面这个车旁。三位分别是叶荣光教授,第一次王珂去津门大学见过的、戴深度近视眼镜的陈博士,还有一位津门大学办公室主任。

“叶伯伯好!”王珂依旧是分别敬礼。

叶荣光上前一步,就抱住了王珂的双肩。不仅仅是王珂曾经在那个瀑布天坑救过自己,更因为他是自己女儿看上的小伙子。

“走,我们进村。”温教授虽然没有开会的任务,但是同事来了,陪同还是必须的。

现场会的时间,定在十点钟。所以早到的代表们,几乎把南邵村转了一个遍,慢慢地有两个地方,人聚集得越来越多。一个是董氏诊所,因为它的名声太大了,人们都想看看这个村里的诊所到底有什么神奇?

而另一个聚焦的地方,则是董氏天胶厂。近百亩的厂房啊,虽然说厂里并没有开工,但机器设备放在那,水塔放在哪,玻璃罩下的样品放在那!还有后面的驴场刚刚砌起驴棚和驴槽,颇为壮观,这在西山区域还是独一份。

没有办法,董偏方只好带着燕奇鐘去厂里;而王珂刚刚到村办公室,就被干爹董偏方看见,立刻让他回到董氏诊所去照应一下。

王珂慌不迭地又先跑到小学校,通知那里的村支书,最后的中餐按500人做,来的代表像燕奇鐘这样不请自来的,足足超了近200人。

等王珂赶到董氏诊所,偌大的东院全是人。通向西院的小门,让干娘不得不从里面闩上了。

郑强和另一名新招来的医生,已经分别把诊疗桌,搬到了院子里。只有拿药的和吊水的,才进到屋里去。许多代表本来是参观的,一看这里门庭若市,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谁还没有病呢?

经过干爹董偏方的言传身教,郑强和另一名新招来的医生医术,也是突飞猛进。才刚刚九点多,已经看了近四十人,比起乡卫生院还要热闹。

最奇葩的是,所有的代表看到,在这里抓的药不仅便宜,还赠送一桶5斤重的药引子。所以现场会还没有开,村里至少见到一二十个拎着塑料桶和中药包包的代表。

这就是活广告,所以王珂赶回诊所的时候,郑强是忙得一头汗。还要至少有二三十个坐在那里排队候诊的人。

这里候诊的条件非常好,上有大棚,下是水泥地,有座椅,有开水,有绿植,有宣传栏。整个大厅通透、亮堂、非常有人情味。

郑强忙得淌汗,但是他一心不能二用,遇到一些代表的提问,又没有时间介绍。

王珂一回来,立刻来解答问题。

“请问,这些药引子有什么作用?”

“听说董氏诊所可以治疗癌症是真的吗?”

“你们这诊所能不能在我们那设一个分所?”

“你们这里能不能住院?”

“单独买你们的药引子,卖不卖?”

“董偏方什么时候坐诊?”

王珂站在一把椅子上,尽可能回答的,让满院子的人都听到。

王珂注意到,在这些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涉及董氏诊所到底一天挣多少钱?这还用问吗?看看门诊量就知道了。

在这些问题中,有一个问题,让王珂暗暗地记在了心里。那就是“这里能不能住院?”诊所是不能收治住院的,但留置观察应该可以。等现场会结束以后,这个问题一定要和干爹董偏方唠唠。

很快时间来到了九点半,村西的高音喇叭里正放着音乐。

“各位领导,现场会马上就要开了,请你们随我去村西水库吧。”

王珂喊完,跳下椅子,从门外走去。

满院子的人没有一百,也有七八十,大家一起跟随王珂向村西走去,院子里留下的还有七八个真正来看病的人。

村西水库的堤坝下,现搭起一座台子,除了前面台子上放了一排桌子,其他人的全部站在那里。

/91/9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