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钟的故事(2 / 3)

作品:《我的公公叫康熙

换了《资治通鉴》后,他没有从头看,而是从唐纪开始看,从里面找关于英国公的事迹。

舒舒则是从头看起。

《资治通鉴》的开篇,是“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这一段历史不像秦汉隋唐元明清这种大统一史,让后世民众耳熟能详。

挺新奇的。

就是文字晦涩了些,信息量太足。

舒舒看了两页,脑子里就有些乱,眼睛也花了,就撂下了。

她有些怀念外头的话本子。

现下话本子虽然还不是白话,可是差不多就是《红楼梦》那种风格,阅读感好多了,简单易读的,脑子也不卡顿。

这样每天就是吃饭看书的日子是不是太悠闲了?

好像没有什么意义。

就算小榆写着胭脂铺子的计划书,外头的生意明年也会陆续铺陈开来,可是舒舒好像还是混沌度日似的。

舒舒抬头,看见了书桌上放着的鎏金小立钟。

钟面不过小儿拳头大小,看着十分精巧,后面还嵌了巨龙环绕金色太阳的图案。

就是这龙的形状明显是西方样式,看着像个长了翅膀的蜥蜴。

这个不是内造的,是法兰西产的,是九阿哥十岁生日上赐的。

外边的世界,已经是工业化进程。

大清还是农耕,没有解决温饱。

舒舒看着这个,想起一本童书故事,是上辈子一个老师推荐过的,叫《门牙阿上小传》。

整个故事充满了童趣,就是从门牙阿上的视角,讲述了它艰难与温暖的一生。

自己不好写别的,露了思想在里头,都是祸根。

那是不是也可以写本童话?

写个例如《小钟漂洋过海五十年》的故事?

从它的诞生地法兰西说起,从城市边缘的作坊到商品的集散地,从首都到码头。

从遥远的欧洲大陆,一路上漂洋过海,到达神秘东方的广州港。

再从广州港到了京城。

她的心里“砰砰”直跳。

康熙做了三十多年帝王,思想已经固化。

一年年的,越是衰老,日暮西山,越是求稳,不喜欢改变。

九阿哥这一代的皇子阿哥,人生观已经形成,很难撼动。

那么皇孙辈呢?

除了毓庆宫的大皇孙之外,其他的都是奶娃娃,都没有开蒙。

即是童话故事,简单易懂为主,就不用去考证钟表制造史什么的。

只要晓得个大致的历史线就好。

算一下时间,现下的法兰西,正好是漫长的太阳王统治时期,相对比较稳定。

舒舒就提起笔,用小钟的口气,开始讲述了故事。

它出生在巴黎郊区的手工钟表作坊里,是老匠人打磨出来的。

刚出生的时候,看着平平无奇,与其他八个兄弟没有什么差别。

老板高声阔论,跟匠人说着神秘的、遍地是黄金的东方古国。

“它们在巴黎值十个银币,运到中国,能卖一百个银币……给它鎏金,它就能值三百,加上龙,传说中那是巨龙守护之国度,再加上太阳,刻印上宫廷匠人制造,哦,咱们卖一千银币……”

小钟陷入沉睡,等到它再次醒来,就不是那个平平无奇的小钟,而是金壁煌煌,差点闪瞎它自己的眼,看起来就很昂贵不凡。

为了文字不那么特殊,舒舒摒弃了“的地得”。

看着虽然还是白话,却简洁许多。

舒舒写的很欢快,脸上不由自主的带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