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放牛娃和老牛(1 / 3)

作品:《大秦:摊牌了,祖龙是我岳父大人

这里是下赵村,一个普通的却又不普通的小村庄。

村子隐落在田间,村后背靠大山,山上古树浓荫,村前有水,水倚田园。

篱笆茅屋的朴素、青山碧水的清纯、田园风光的恬然。

风景独好!

这要放在现代,可就是妥妥的旅游胜地。

可惜的是,秦禹想搞个农家乐的梦想大概还有两千多年的路程要走。

秦禹,字小彘。

性别:男

年方十岁。

是大秦蓝田县下赵村的一名适龄学童。

彘通猪。

小彘就是小猪的意思。

上古时期,疫病横行,又没有有效的救治手段。

这就导致幼童的夭折率居高不下。

不知从何时起,善于发现的华夏民族找到了可以降低幼童夭折率的财富密码。

那就是尽可能的把孩子的名字起的低贱一点。

好比温室里鲜花单论生命力永远活不过田埂路边的狗尾巴草一样。

于是,村子里狗剩狗蛋,驴蛋,黑牛,羊宝,石头等丧心病狂的名字横行无忌。

就好像,名字起的越低贱,收人的阎王就越是注意不到一样。

风俗习惯是一种可怕的规则,直到两千年以后偶尔还能听到什么大狗二驴的名字。

想想也是可怕。

今年是嬴政十三年,也是秦禹来到这个时代的第年。

穿越这么离谱的事情你可敢信?

那些网文里动不动就三岁登基的故事桥段秦禹没敢学。

太失智了,登不了基不说,大概率会被原住民当成妖怪做成bbq吧。

古人只是没文化,又不是傻子!

于是他只是按部就班的成长,偶尔也会表现的异于常人。

但仅限于表露一下聪明。

以此换取一些好处。

比如,上学的权利。

下赵村百户人家,私塾里也就十几个孩子有上学启蒙的机会。

其中只有秦禹不用交束脩就可以跟着夫子读书。

这大概就是神童的待遇。

现在这个时代还处于战国末期,所以其实也没有多少书可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