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青梅煮酒论英雄(2 / 4)

作品:《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最关键的是,这个所谓的能打,还包括了演技方面。

所以他的内心期盼其实挺大的。

而这也是当年上映的电影的优势之一。

可同样的,他要面临的挑战,是《李米的猜想》里面的周讯,以及获得罗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立春》--蒋文丽。

这是他头疼的。

至于最佳导演……无非就是冯晓刚、陈恺歌、曹宝平那些人。

他光脚不怕穿鞋,打不打的过,打过才知道嘛。

至于金马和金像……金马是在10月份出入围名单,12月才开始。而金像则到明年了。

现在《风声》的前景说乐观也乐观,说不乐观也不乐观。

看起来繁花簇拥,可随时也可能面临颗粒无收的既视感。

还真不好说。

正思考着,他听见了王斯聪的话∶

「所以我觉得,既然搞这种奖项,第一就是得保证一年举办一次。第二就是绝对不能有这种双黄蛋或者分猪肉的口子。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得……百花齐放一些。」

「咋的,主旋律以后不让上了呗?「

朗朗的话换来的却是王斯聪的摇头∶

「那倒不是。这方面连奥斯卡都逃脱不了……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去迎合一些东西,但至

少要保证……百分之八十的公平性吧?一个奖就给一个,这种千军万马杀出来的电影才算有说服力。不然,又是向人气妥协,又想照顾到所有人…这种奖项最后连权威性都保证不了了,那观众也不认可啊。」

许鑫歪了歪头:

」干嘛?想弄电影节?」

「……?「

王斯聪一愣。

然后就瞧见说出这话的许鑫眉头一下子也皱了起来。

紧接着是朗朗……

而最后,周杰仑来了一句∶

「诶?阿鑫你这么一说……好像西影厂可以弄个电影节喔?」

「对啊!」

大老王一拍大腿。

「西影厂这资历,足够弄个电影节了吧?别的不提,评委就找张导这些从西影厂出去的人。这些大导演对艺术肯定有着自己的追求吧?他们选出来的电影,至少能服众!然后面子也足够大……专业性就更别提了。这么一说,好像可以?老许,你觉得这点子咋样?」

其实不用他问。

许鑫在皱眉的一瞬间,就已经联想到了这种可能性。

就像是他说的。

在资历资格上,西影厂绝对够了。

甚至包括评委也足够。

天朝绝对不缺好的电影人。

这是肯定的。

而且,他可能想的更多一些。

在确定了西影厂有举办电影节的可能后,不自觉的,他联想到了更多的延展可能性。

比如……张叔和自己说的,西安要弄旅游城市的大力开发。

西安的大唐芙蓉园等等大唐文化5a景区的建设开发。

再比如陕西的几千年文化旅游项目。

乃至……如果这个电影节真的能搞起来,将会带给自己怎样一个地位提升。

如果真的能搞出来一个非常专业、并且备受认可的电影节。

第一能跟戛纳那座法国小城一样,每年靠电影节的那一个月时间,就能吸引许许多多游客的到访,带动经济姑且不提,就单说知名度……就可以和西北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第二,在这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中,整个西北圈出身的演员、导演或者说一系列工作者,那江湖地位都可以做到跟平地起高楼一样蹭蹭往上窜。

虽然这话说的有点「立山头」的意思。

但凭啥你京圈能做的事,我们西北圈不能做?

第三……西影厂搞电影节,那不是根正苗红?西影厂的口号是什么?「天朝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而要是成功之后,他自己先不提,只要把自家姐推向代言人的位置……她那股莫名其妙的「大佬梦」完成的不是轻而易举?

第四,这个电影节越权威,那么对整个影视圈的人而言,分量就越重。就像是奥斯卡一样,奥斯卡影帝和普通演员,那可不是一个含金量的。当然了,这话得抛开那所谓的「奥斯卡影帝魔咒」不提。就单说含金量,想要提升咖位,就必须要在西北圈里面来镀一层金……

就像是王斯聪说的那样。不需要保持百分百的专业…只需要保持百分之80就行了。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拿出来,举个例子∶就学奥斯卡,一个奥斯卡级别的编剧一份剧本的价格都在百万美元级别。你想要赚钱,得过来拜山头。而拜山头,你不拿出点压箱底的诚意……那能行么?

这样无形之中,西北圈的电影资源不就越来越丰厚了?

就这么一年又一年的来,只要能维持住,那么整个西北圈的话语权会在圈子里越来越重,整个文娱产业都有可能向着西部转移……西安直接起飞

、西影厂直接起飞、整个西北圈的人直接起飞。

而到时候自己扛着这面旗帜……

嗯,怎么不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不过……

随着思维的缓缓发散,种种利弊关系按照这条线思考清晰后,他就明白……这个想法得暂时隐藏一下。

至少现在还不合适掏出来。

要问为什么……

只能说他现在太过于弱小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还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