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八四章 东学西渐的诡异产物(上)(2 / 4)

作品:《新顺1730

这就需要一个完美的政府,来让恶人必然受到惩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惩罚恶人,就是给人类一种模仿全善的救世主惩恶的机会,这么看,这些恶在更广阔的视角下不就是善吗?

某种程度上,就类似于是个“上帝大棋党”,神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你得用更高的、大棋的视角,来看你们这些凡人有限视角内的善恶。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这是蒋友仁受到的第一个冲击。

第二个冲击,源于澳门的特殊性。

从明朝中期东西方贸易开启,澳门的特殊地位,以及前朝的贸易政策,都使得澳门在很长一段时间极度繁荣。

这种极度繁荣,也催生出了一个问题。

耶稣会要传教,传教需要钱,在澳门怎么解决钱的问题?当然是靠贸易。

耶稣会作为宗教改革期间的耶稣连队,又发三愿,不得经商。

但情况特殊,权宜之计,东方教区视察员来转了一圈后,允许耶稣会适度经商,筹措经费。

但是,经商这种事,要么就一直保持不得经商的条例,要么一旦开了口子那就能把这口子撑的无限大。

从一开始的入股日本生丝贸易、到后来的耶稣会专门准备了耶稣会自己的商船、再到垄断安南地区的贸易额……越干越大、越干越大。

蒋友仁和澳门当地的教士聊天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这边教士浓浓的钱财味儿。

而他来澳门之前的欧洲,也处在新时代的边缘,一切向钱看正在取代封建时代的等级身份。

这让他产生了一种对新时代的隐忧。

天主教是禁止偶像崇拜的,这也是中华礼仪之争的重要原因,祭祖祭孔之类都算是偶像崇拜的范畴。

蒋友仁则在反思,偶像崇拜,是不是这个偶像必须是人呢?

抽象而具化后的资本、金钱、财富,利润,是不是也是一种偶像?

新时代人们都利润、金钱的追捧,难道不是一种特殊的偶像崇拜吗?

站在他接受的学院经学体系的逻辑思辨基础上,在产生了“崇拜金钱”是不是也是一种偶像崇拜的疑惑后,他又开始思索更多。

而这种更多的思索,也来源于时代的变化和大顺的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