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五四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四)(2 / 4)

作品:《新顺1730

但现实却又是中国的白银开始外流,本国的白银量是减少的啊,那银应该贵才是啊。

正因为解释不通,怎么都解释不通,所以刘钰对这件事特别的慌张。

但凡能解释通的,他就不慌张。

或是避开、或是绕开、或者想办法解决。

就这种奇葩的根本解释不通的东西,才让他心慌,完全无法控制。

总之,就是如果世界真的是个“火星市场”、真的有异次元空间先把货物金属放里面定价,那么中国的银钱兑换问题,就全说得通了: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导致世界白银增量骤降,于是1810年代开始钱贱银贵;旧金山、旧银山、澳洲金银矿开发,使得白银暴增,于是1860年代开始钱贵银贱。

但这个解释能说通的前提,又恰恰是不可能存在的“异次元市场、瞬间价格波动”。

恰恰按照本国市场和本国海外贸易的顺差、逆差来算,恰好是反的。

这种变化,不只是历史上的那些士大夫臆想出各种理由,连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也觉察到了这种变化,给出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

也就是1858年,二鸦期间,本来英国的对华贸易,之前已经被拍脑袋政策拍到了140万英镑了。

忽然间,58年的时候,东西好卖了。

东印度公司这边也是一脸懵逼,内部专业人士走访之后,得出了结论是“因为中国百姓用铜钱,而铜钱价值忽然增高,这种贸易增量恐怕很难持续”。

类似于他们这边原本1两银子的货,由原来的1800铜钱,变成了1400铜钱,相对来说降价了,所以好卖了……因为他们不收铜钱,而百姓却使用铜钱,况且一般货也不可能卖一两银子,都是二道贩子用铜钱计价。

刘钰认为铜钱才是大顺的“本币”,而白银是“外币”,因为民间百姓平日里肯定是用铜钱的,国内市场得以百姓用啥来算。

可问题是58年,世界金银矿确实开始大规模增加,那也不可能反应这么迅速,甚至直接影响到了乡村?这反应速度简直堪比通讯普及之后的期货了吧?明显不对。

然而想破头,也想不通问题到底出在哪。

能用道理解释的、非玄学的东西,刘钰不怕。

不管是英国忽悠的自由贸易,亦或者什么辉格史学忽悠的英国特色传统造就了英国的伟大等等,这些东西抛开那些宗教一样的扯淡解释,拿出数据来一看就能看明白。

偏偏这个铜钱和白银的兑换,跟玄学似的。

刘钰也是真的怕,伴随着对外贸易增加,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问题就炸了,因为完全无法预测,哪怕后世的诸多解释也根本讲不通。

这要是炸了,可是要炸出大事的:要是钱银从800,涨到2500,再暴降到1000,民间必然要出大事的。

别的事,他能解释明白的,可以和皇帝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