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2 / 3)

作品:《新顺1730

“臣以为,前朝倭寇事,也未必不可能。走私贩子劫掠英国商船、焚毁英国运茶官船,亦大有可能。”

“万里之外,疲敌之计。此管仲‘轻重之术’。”

这里面的经济学原理稍微有那么一点深了,诸子百家那一套已经过去了两千年,皇帝已经有些听不太懂了。

顺着刘钰的思路捋了半天,这才算是大致明白过来。

英国人现在每年喝的茶已经挺多,但因为重税和东印度公司垄断的缘故,导致价格过高,还有很大的销量提升空间。

刘钰要把茶叶走私到欧洲的走私贩子手里,让他们逼迫英国降低茶税。

关键是,大顺作为茶叶的产地,英国茶叶减税降价,不影响大顺茶商的利益。相反,还会因为降税导致茶叶普及,销量更多,关税更多。

反过来,在海上走私的,都是一群亡命徒。

有船、有钱、有人,真要是英国敢降低茶税,毁了走私贩子的生计,这些走私贩子自然会“揭竿而起”。

劫掠官船、私卖茶叶、抢劫茶船……这都是干的出来的。

待李淦反应过来之后,忍不住笑道:“古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如今爱卿之意,说的是英夷,实则在劝谏朕。”

“若是朕也要在海关专营垄断,则走私必多,难以查办。到时候,可能还会形成倭寇之患?朕若在松江一地专营垄断通商,则福建、广东等地就会走私到巴达维亚,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有海寇之乱?”

刘钰低头不语,心道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商人言利,不可信任。为利祸国,看来东西大洋都是一样。英夷如此,难道爱卿就不担心将来本国的海商为贼吗?”

刘钰摇摇头,很坚定。

“臣不怕。因为茶叶产自我朝,而英夷收重税,这才有走私贩子成海寇之祸。试问,我朝茶、丝、大黄、瓷器、玻璃、火器、棉布等等,皆物美价廉,陛下只要继续开关,怎么会有走私贩子呢?”

“反之,若是有朝一日西洋的棉布等,比国朝的更好、更便宜。陛下担心白银外流,闭关,这才可能会有走私贩子。”

“只要天朝的物产还最丰盈、最便宜,而且还开关贸易,那就没有走私成海寇之患。唯独也就是一些求利的,绕开海关不交税罢了。”

刘钰很清楚皇帝担心的,就是将来海上出现一支强大的海贼力量,如同前朝末年的郑家。

至于那些逃税漏税不走海关的走私贩子,在皇帝眼里也就是疥癣之疾,无非就是少了点钱嘛。

皇帝担心的事,刘钰必须要先说清楚,免得皇帝或者大臣的脑子不好使,担心起这种杞人忧天的事。

“陛下,就算是欧罗巴,海盗也没有巡航舰以上的军舰。一艘战列舰,要二三十万两白银,上面的船员、补给、消耗、训练,更是数额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