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十二章 权轻而言重(2 / 5)

作品:《新顺1730

朝中那些大臣,哪一个都是人杰,能在千军万马中杀到殿试的,随便一个最起码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胜于第一批从良家子小圈子里招收的军官。

越是这样说,越是证明新的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路,可以产生一种降维打击的效果。

所以,新的思路、新的学问,其意义也就更加重要。

对刘钰的这种老调,皇帝已经不止听了一次,直到这一次伐倭之战的海军自己搞定了战略之后,才算是真的理解刘钰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旧时代的人,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作战战略,尤其是大顺将来的战略方向只能南下的大环境下。

此时皇帝的心情很是轻松,庙算已然全胜,剩下的无非都是细枝末节。

十余年来,最紧张的那一次,算是收复西域的时候,允许刘钰前出诱敌决战那一次。

比之现在,那一次要惊险的多,也紧张的多,而那一次既然胜的如此轻松,这一次皇帝更是浑不在意。

说是执掌对倭战事,可对倭战事的细节没谈几句,倒是说起来了这些看似与战事无关的事,看的一旁的卢挚垒有些晕头转向。

于是进言道:“陛下,这枢密院权责事,应在伐倭之后再议。倭国虽弱,却不可轻敌啊。”

皇帝大笑道:“枢密院权责事,本就和伐倭之战息息相关。若如后勤补给,囤积粮草、仓廪调动数目,那是天佑殿、户政府的事。但如何把辎重补给运到军中,那便是枢密院的职责了。”

“既有职责,便要成制度。以往出征操办粮草,必要一大将功勋负责,如今多有改变,实不必要遣派大将功勋压阵。”

“海军之中才俊不少,鹰娑伯当速速拟一名单。一则调派一些人来往枢密院任职,二来这后勤补给运输协调,也需有人负责。”

“日后,定战略、备绸缪、规训练、辎重运输,朕以为皆该由枢密院负责。”

“胜倭,若壮汉殴三岁小儿,胜之不足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