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五八章 荷兰灾难年(二)(2 / 3)

作品:《新顺1730

威廉四世很快给出了答案。

他一改当初在弗里斯兰时候当庄园主时的态度,不再支持行会复兴,也不阻碍商业资本对旧行会的挤压。

这个矛盾,这几年一直压着。

而行会的注册成员,算是当初支持他上台的中坚力量。

现在,这个矛盾伴随着法国大胜、东印度丢失,各省行会借此施压,希望威廉四世有个明确的表态。

各省行会代表集中到海牙,向执政官控诉资本的危害,希望执政官能够给出一个说法:如果保证日后支持行会、清除资本,复祖宗之法,他们是愿意继续支持奥兰治家族的。

模棱两可了这么久,总得给个说法了吧?

行会这边施压的同时,东印度公司股东、荷兰的金融寡头们,也在向威廉四世施压。

8月12号。

大顺对东南亚发动突袭的消息上午伴随着到岸的船只,配合荷兰不大的国土,很快传遍了全国。

大顺诱歼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舰队、攻占了锡兰、巴达维亚,夺取了制海权、包围了马六甲……

上午消息传到阿姆斯特丹。

下午,原价2000盾的东印度公司股票,腰斩之后还未停下,从2000盾,跌到了600。

就是这么快。

这还是此时通讯不便造成的“福利”。

如果通讯便利,大量目睹了大顺下南洋实况的荷兰人,若能将第一手消息第一时间传回阿姆斯特丹,不要说600,恐怕当天就能跌倒60。

没有东印度的东印度公司,不就是个空壳子吗?

而且,这可不只是东印度公司一家的事。

一家上亿规模的公司濒临破产,影响的可不只单单是东印度公司这么一家公司。

东印度公司这些年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的状态,既往外借贷,也有很大一部分现金需要通过贷款来解决。

各种三角债,各种贷款、债券,购买的各国国债、对各国的投资,东印度公司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是靠这些东西来维持的。

东印度公司一出事,连带的,是整个阿姆斯特丹金融市场的崩盘。

东印度公司还有没有资产?

有。

波斯的货栈、非洲的贸易处、开普殖民地、舰队、货船、公司总部大楼,这些,肯定都是大顺暂时抢不走的资产。

以及,东印度公司这一百多年开拓的无形资产、市场惯性、香料垄断销售渠道……种种。

都是资产,而且是价值颇高的资产。

问题是,这些东西撑得起东印度公司吗?

大量的中产阶级市民持股人,是能要波斯的货栈?还是能要那些香料销售渠道?

在他们眼里,一个铜子都不值。

他们只想一件事,手里之前如香饽饽的公司股票,不要变成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

荷兰人从未想过,东印度公司会破产。

1720年,密西西比泡沫加南海泡沫引发的第一次全欧洲的金融危机爆发,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依旧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