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理科学霸的穿书团宠日常 / 章节正文阅读

理科学霸的穿书团宠日常 第四百八十七章 太原城(一)(1 / 2)

作品:《理科学霸的穿书团宠日常

    李昭回太原那日,宋清月去城门口接他。

    她的车驾阵仗摆得挺大,就在城门洞边上,隔着老远一眼就瞧见了。

    李昭心头一阵悸动,打马飞奔过去。

    宋清月也看到李昭的车队了,扶着白嬷嬷的手从车上缓缓走下来。

    “你怀着身子呢,来接什么!”李昭飞身跳下马,上前一把扶住宋清月的胳膊。

    宋清月顺势搂住他的脖子,娇娇悄悄地笑起来:“想夫君了嘛。”

    “你……”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好,低低叹口气,弯腰吻住妻子的唇。

    咳咳!

    白嬷嬷在边上咳嗽两声,提醒自家王爷王妃注意点影响,要亲回车里亲,站在人来人往的城门洞口,那么多人瞧着呢!

    两人却像是听不见一般,相互注视着对方的眉眼,傻笑着抱在一处,根本不想动弹。

    “好了,去车里,我们先回家。”

    李昭将宋清月打横抱上车驾,忍不住一直轻抚她凸起来的肚子。

    “五个月了?”

    “嗯,五个半月,快六个月了。”

    “孩子闹你吗?”

    宋清月微笑着摇头:“比李琨那时候好多了。”

    “胃口呢?”

    “也比上次好,特别喜欢吃水果,还有就是犯困,爱睡觉。”

    她将脑袋枕在李昭肩头,缓缓闭上眼睛,现在的李昭让人很有安全感,她很喜欢。

    李昭紧紧搂着她,只觉她的肩头还跟过去一样单薄。

    “怎么不多吃点?”

    宋清月闭着眼睛道:“不敢多吃啊,怕孩子长太大。膳食都是姜子正他们给安排的,放心吧,没问题的。”

    这段时日,京城依旧因为女人生孩子的事常常闹出纠纷来。

    好在小苏大人是个有志青年,不愿在顺天府尹的位置上蹉跎岁月,他是想要干点实事的那类官员,立刻就将京城里最近的那些个跟产婆相关的官司奏报给了皇帝知晓。

    生孩子这事吧,可小可大,说它是家事,它就是小事,说它跟人口问题相关,那它就是大事。

    所以皇帝想让内阁出解决办法。

    当然,皇帝对内阁这帮人其实也不抱什么希望,所以拍了电报去太原,想问问宋清月太原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又是如何解决的。

    宋清月这就将要求产婆全部到妇科医院学习考证的事情详细说了说。

    这里头还牵扯到利用学校宣传,鼓励民众去医院生产,生产完,更是要在医院里住上三日才给回家,并且医院还会派学生或是产婆每隔七日去府上查看产妇的身体状况,并做下详细的记录。因为医院里的医官都是朝廷封的,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是有朝廷背书的,一般人家也不太敢质疑那些医官的决定。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三个月以来,宋清月说她自己往这个计划里头补贴了整整三千两银子。

    平均每个产妇补贴十两纹银,产妇们当然被照顾得很好。

    再有一个缘由,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百一十八位产妇在妇科医院生产,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只死了不到三十个产妇。

    在医院生产,产妇的死亡率在百分之十以下!

    另外,医院对婴儿的照顾也比旁的地方好。

    医生们都会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对于生下来没有生命体征的孩子,妇科医院的应对手段比没有经过培训的产婆们高明太多了。

    另外像是常见的黄疸,有姜子正也有他老姜家祖传的治疗方法,现在也无偿拿了出来,教给所有学生还有那些产婆。

    最后,还有在这年头算是最最前沿的尖端医学技术——侧切法,也是保护产妇和婴幼儿的利器。

    这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成绩。

    甚至还有本地富商,因为儿媳在医院成功生产,给医院捐了三百两银子的呢。

    老百姓都为妇科医院说话,就算有点纠纷也闹不起来。

    这三个月过后,大部分产婆都拿到了临时助产师资格证,小部分没拿到资格证的,宋清月允许她们继续学习,三个月之后还有一场考试,但这三个月就不许她们外出助产了。

    另外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妇科医院不再完全免费。

    如果是当天生产,还生产得特别顺利的产妇,只收五钱银子;若是需要侧切的产妇,则收取三两纹银;若是是遇上更加复杂,需要住院超过七日的产妇,收取五两纹银。

    再多出来的部分都由宋清月从医疗基金中补贴。

    这些点点滴滴,宋清月事无巨细地跟皇帝说了,拍电报的姑娘拍了一整天才将电报发完。

    在电报的最后,宋清月还说,已经在让姜子正整理一本专门叙述妇人生产,以及产后护理相关的医书了,成书之后会尽快送来京城大量刊印。

    事实上就是,现在有了专业的女医官,好些妇人都不愿叫姜子正一个大男人瞧病,姜子正现在除了照顾宋清月、教教课,闲得没事干的时间一大把,于是乎都用来写书了。

    皇帝读完电报,一时感慨良久。

    办学校、办医院,都是倒贴银子的事情,朝廷无所作为,倒是宋清月这个王妃干得最起劲。

    作为皇帝,他竟然感到一丝惭愧。

    不久之后,朝廷颁布了诏令,要求各府、州、县城仿照昭月小学的模式,在明年六月份之前,开办免费的开蒙学堂。

    跟昭月小学不一样的是,入学孩子的年龄有了更严格的规定:乃是户籍属于该地区,六岁到十二岁之间的男孩,名额不限。

    时间为三年,学习写字、算数以及健康卫生课。

    至于免费的午餐,视各地财政状况,由本地知县、知州、知府自行决定。

    另外,皇帝给了礼部尚书章光鉴一个任务:参考昭月小学的开蒙课本,编写一套适合百姓大众识字开蒙的简体字教材。

    算数课和健康卫生课的教材则采用昭月小学现在使用的教材。

    户部尚书陆大人也得了新任务:计算一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办免费官办小学所需要花费的教育开支,看看户部的钱够不够花,要是太紧巴,他就从内库拨款。

    宋清月得到消息,说是朝廷也开始办小学了,心里挺高兴的。

    不过听说官办小学目前只招收男孩子,她这半官方办的昭月小学就还得继续办下去啊!

    这般,宋清月又让手下几个大丫鬟在大同府、汾州府、辽州府和沁州府下辖的所有县城,以及县下辖的至少五个村子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