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库伦力消除场(1 / 4)

作品:《我行走于过去,延续未来

当然,想要聚变到铁这一程度,也是需要要求的。

比如质量只有个太阳质量到个太阳质量的红矮星,一生只能文火满炖,缓慢的烧很久很久,氢烧完以后,质量所产生的引力又不足以让氦气发生聚变。

所以氢烧完之后只能凉凉,变成黑矮星。

而质量再大一些的恒星,比如—3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就可以点燃氦,生成碳、氧变成红巨星。

但氦烧完之后,引力又不足以让碳跟氧发生聚变,最终的宿命就是一颗白矮星。

我们的太阳以后就是这结局了。

质量再大一些,太阳质量3—8倍的恒星就可以聚变碳跟氧。

而想要让聚变到铁这一步的恒星发生下一步的反应,则就需要大于太阳质量8-30倍的行星才有可能。

当然,铁因为它太重了,是没有办法聚变的。

巨大的引力会促使恒星迅速塌缩,内核温度迅速上升,气体在接近引力的作用下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砸向内核,届时,会产生一个著名的宇宙现象。

那是铁的光线崩坏所造成的伽马暴,足以蒸发数光年之外的星系。

又被称之为——超新星爆!!

这一次爆炸,会将恒星内部的元素挥洒在宇宙中,形成星云,而元素周期表铁之后的元素,就是在这一次超新星爆发的千亿度高温中,通过质子与中子的聚合形成。

太阳系就是诞生于这这样一个超新星爆发后形成的星云中的。

换句话来说,回溯本源,这世间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源自恒星。

超新星爆发后,剩余的质量,会因为之前的塌缩撞击变成大量的中子,聚合成一个高密度质量体,也就是中子星了。

而大于太阳质量一百倍的恒星在超新星爆炸后形成的中子星质量会大于太阳质量的—3倍,它会继续塌缩,最终形成黑洞。

换句话来说,如果想要在虚数空间中,按照正常的自然规律,演化出爱因斯坦所估算的最终型态—黑洞。

那就起码要产生太阳的质量一百倍的质量才行。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就单论太阳系来说,太阳占据了太阳系中%的质量。

也就是说,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加在一起,也不过才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

单单只是个人所拥有的第五要素,想要达到这一程度,骨头都成石头了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