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能看到大数据 / 章节正文阅读

我能看到大数据 第132章:一家人(1 / 2)

作品:《我能看到大数据

    目送这流浪汉离开后,李晗看了看边上的李嘉和王蔓。

    这会儿,两人正笑吟吟的看着他,脸上满是赞许之色。李晗只是微微一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

    “没办法啦,我们这种小角色只能授人以鱼。”王蔓笑着说。

    “我就喜欢小晗这一点。”李嘉拍了拍李晗的肩膀,“让人觉得特别可靠。”

    “对吧?找男人果然就该找这样的。”王蔓搂住了李晗的胳膊得意的说,“哎,嘉嘉,今晚来我们家吃饭哦?我们吃火锅,昨天在超市买了不少打折的羊肉。”

    “哎呀!那必须得来两瓶啤酒了!”李嘉眉飞色舞的笑道,“咱们好久没好好喝一杯了,往年每年的年底咱们都会好好喝一顿的。”

    “你就别喝啤酒了,喝饮料吧。”王蔓拍了拍李晗的脑袋。

    “喝一瓶意思意思还是可以的,我其实挺喜欢喝啤酒的好吧?”李晗不服气的说。

    “哟呵?又菜又爱玩……”王蔓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那只能一瓶哦?”

    “美美,我想把我爸妈也叫过来,可以吗?”李晗捧着她的手亲了一口问。

    “可以呀。”王蔓笑着说,“你随时都可以把叔叔阿姨叫来的,这个不用问我。就是不知道叔叔阿姨吃不吃得惯我做的羊肉火锅呢,咱家的火锅底料都是我自己调的。”

    “未来儿媳妇做的,他们肯定爱吃。”李晗点了点头。

    “先求婚成功了再说儿媳妇吧。”王蔓戳了戳他的脸。

    当天下午股市收盘的时候,金乌电力的股价已经涨到了六十多块。目前的涨幅已经接近800%,在股票的历史上这还算不上创纪录,但已经非常可观了。

    但李晗对此并没有感到特别激动,毕竟他也不会把手头的股份卖掉,所以市值多少和他关系不大。只是这次的股份在一级市场上获取了一点五亿的资金,金乌电力完全可以靠这一笔资金发展到他的预期要求,也就是六座发电站。

    六座发电站建成后,再专心投入到技术开发中,争取早日获得突破。那时候,绿电行业里也应该淘汰了一大批人了。

    至于技术研究的方向,李晗与吴刚也曾经简单的交流过一番。他在专业领域方面懂的不多,但是他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发展。

    金乌电力目前的计划虽然是拿下国内市场,然而有国家的支持,这一行势必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逐渐形成供与求的平衡。

    所以当国内市场饱和后,接下来就得考虑往国外输送资源。

    但是电力输送在这方面有一个关键难点,那就是电力损耗。

    电力的输送过程中是有电力损失的,距离越远损耗越大,所以往国外输送电力很难实现,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因为目前中国有一项技术独步全球,那就是特高压输电技术。该技术目前被他们国家彻底垄断,非常有潜力,而且特别适合李晗未来的计划。

    这种特高压输电技术输电距离高达五千公里、而且效能高、损耗小,完美契合李晗的要求。

    只是,目前该技术消耗的财力较大,所以还没有普及。但一旦顺利普及开,就能解决国内的用电问题。因为中国的用电和产电是很不平衡的,产电能力高的地方用电需求低,而用电需求高的地方产电能力又低,所以才急需这种技术。

    李晗打算等日后掌握了国内的绿电行业之后,就去投资特高压输电技术,该技术只要能顺利普及,将金乌电力的绿电输送到国外也将不再是梦。

    很多贫穷国家、甚至包括欧洲的那些发达国家,因为资源分布问题,对于能源的需求都是相当高的,而且欧洲对于绿电的需求尤为强烈。他们一方面极力鼓吹碳中和的概念,另一方面又极度依赖从别的国家进口电力,简直就是绿电最大的潜力用户。

    所以,跟吴刚交流过之后,他已经将自己未来的版图画好了一半。

    但金乌电力终究只是他投资的一部分,未来他还会投资更多项目。

    一天的工作结束,他们将蛋糕店关门,然后准备分头行动。

    王蔓用电瓶车带着李嘉回家,李晗则是开车去接自己的父母。

    “路上小心哦,你们俩。”李晗按了按王蔓的小脑瓜,“安全帽戴好。”

    “伱也是,系好安全带。”王蔓帮他把衣领拉了起来,“开慢点。”

    但是李晗把车开回去后,他老爸就把他从驾驶座上赶走了,准备亲自体验一番这两百万的豪车。

    “好家伙,这就是两百万的豪车,是不一样。比咱们家那辆大众的手感好多了。”李建国兴奋的开着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