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儒剑仙 / 章节正文阅读

儒剑仙 第一百零九章:蜀山(2 / 3)

作品:《儒剑仙

    徐长御一笑,从衣袖中拿出一枚古朴石头。

    石头非常普通,大致是拳头大小,上面密密麻麻铭刻着符文。

    而宋知书能从这些符文中,感受到某种空间之力,但因为修为不够,所以并不是很清楚,不过有一点能肯定,这是一块阵石。

    “此为我蜀山剑宗的空间阵石,川蜀古域与中洲不同,它存在一片空间当中,是古老岁月之前,从这片大地分裂出来的,你可以理解为是修行界的另外一片空间,没有具体的方位,只有一个大致的位置,想要进入,必须要拥有空间阵石才行。”

    徐长御一笑,继续解释:“恰好在青州城内,有一座品级不错的传送阵,利用此阵,可以进入川蜀古域。”

    传送阵,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将人送到极远的地方,且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很少。

    有点像神通中的挪移之术,只是跨越的距离更广。

    太昊剑宗内也有一座,但常年关闭,若要开启,必须要得到四宫之一的命令才行。

    同时,像这种空间石也非常少,基本不会分发下去,原因也不复杂,一是材料的问题,而就是为了预防危险,如妖魔,心思缜密,善于伪装和隐藏。

    一但有妖魔得到了相应的空间阵石,几乎可以在瞬间打入某个势力的内部,形成大乱。

    就如太昊剑宗,天魔进入之后,会造成多少乱子,那几乎想象不到。

    所以这种东西很少会拿出来。

    而所谓的传送阵,分布的地方也不会很多。

    当然,青州作为大城是有的,如虞城类似的小城是没有的。

    “那现在就去吧。”宋知书点了点头,正好现在没什么事情,可以去蜀山走一趟。

    “好。”

    徐长御一笑。

    随即二人都没有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客栈。

    青州城传送阵所在的地方就在城主府旁边,是一座大殿,外面有人镇守,大门紧闭。

    和太昊剑宗一样,这座传送阵也处于常年关闭的状态,不过徐长御在事先已经知会了,城主裘千河暂时开放了权限,所以并不需要提前准备些什么,护卫也自然让开。

    走入大殿之后,里面空空荡荡,只有一座莫约三丈范围大小的高台。

    高台上铭刻着各种符文,但有些地方都已经落灰了。

    徐长御走到上面,拿出空间阵石。

    随即将其镶嵌在中间的凹陷处,同时又拿出一大笔灵石,分布在特定的角落。

    传说阵的激发,除了需要空间阵石之外,还有就是天地灵气的支持。

    “宋道友,请。”

    做完这些,徐长御微微拱手。

    宋知书知道,等站上高台之后,便是走上了前往蜀山的路,对此他没有犹豫,一步立在高台上。

    “宋道友,切记平心静气,还有不管过程中看到了什么,都不要做出任何动作。”徐长御交代一声,继而右手双指并拢,口中念念有词。

    嗡嗡嗡~

    下一瞬间。

    位于中心的空间阵石当即绽放出光芒。

    同时,四周的灵石喷涌而出,汇聚与阵石上面,重重席卷,宛如风暴。

    一道道华光激射,照耀了整座大殿,那些刻在高台上的符文,也直接飞了出来,漂浮在半空,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宋知书发现,眼前的景象骤然一变,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缕缕华光,不断向着自己冲来,让他不由脚步虚浮,仿佛下一刻就会摔倒。

    但宋知书瞬间稳住心神,神情不变。

    很快,周围所有的符文全部都运转起来,化作虹光,落于二人脚下,形成了一条道路。

    不过与见到的不同,这条道路在脚下不断后退,似乎是托着人前行一般。

    看着不断冲向后方的光束,宋知书眼中浮现出些许好奇之色。

    他能清晰感觉到其中的空间之力。

    而自己,则在横渡一段很长的距离,只不过因为周围的气息太过于紊乱,所以现在处在什么方位根本就看不见,而随着宋知书的好奇,进而发现元神也被牵引了。

    “宋道友,切记守住心神,周围都是空间乱流,运气好可以脱离,运气不好,肉身会被顷刻间撕裂,唯有渡劫境强者才可抗住。”似乎察觉到了宋知书的好奇,徐长御适时开口提醒。

    “恩。”

    闻言,宋知书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不在关注。

    就如此,不知过去多久,有可能是一瞬间,也有可能是数天。

    周围那些符文和一束束光芒,彻底消失不见了。

    宋知书发现,自己正处在一座大殿当中。

    但与青州城的那座不同,眼前大殿更为宽广,透露着古朴和大气,周围更是一尘不染。

    “宋道友,此为我蜀山传送殿,随我一起去拜见掌教吧。”徐长御一笑,挥了挥手。

    下一刻,大殿门打开,阵阵光芒不断涌现出来。

    二人没有任何犹豫,御剑而起。

    而就在宋知书离开传送大殿的那一刻,一副壮观的场面就出现在眼中。

    只见在自己面前,一座座神峰伫立,悬浮与虚空之上,神峰之中,古木苍劲,宫殿林立,一道道银瀑仿佛自九天之上落下,蕴含氤氲霞光,伴有古兽嘶鸣,仙鹤飞舞。

    在那神峰之间,更有一条条横贯半空的七色虹桥连接,美轮美奂,宛如一座仙家福地。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群山之间,天地灵气异常浓郁,甚至于都结成了雾水。

    这便是蜀山剑宗吗?

    宋知书眼中浮现出些许惊讶。

    与太昊剑宗不同,太昊剑宗烟火气很重,凡人和修士成群,红尘峰九城,更像是凡人城市一般,而蜀山剑宗呢,就像一片世外之地,不沾染任何凡俗气息,走入其中后,能让人彻底沉下心来修炼,不被外物所影响,非常适合闭关修道。

    “宋道友,我蜀山如何?”这时候,徐长御面带笑意开口

    蜀山剑宗,传承悠久,一直以来都是当今修士所敬仰的宗门,一度问鼎天下第一剑宗。

    他开口,就是想要问问对方在看到之后的感觉。

    “很不错,的确为我辈修士向往之地。”

    宋知书一笑,给了一个极高的评价。

    事实上,这也是他心中最为真实的想法,蜀山的氛围,确实与太昊剑宗不同,偶尔看到那御剑划破天空的修士,能感觉到其内心平静,这样的人更为纯粹,确实适合修道。

    不得不说,蜀山剑宗,名不虚传。

    “确实。”

    徐长御一笑,点了点头。

    虽然对方修为境界低于自己,但对于宋知书,其心里并未轻视,而是同等相待。

    不仅知道此人日后会有很高的成就,更因为徐长御本身性格的问题。

    随后,二人都没有多说什么,继续御剑向着前方而去。

    没过多久,一座巨大的山峰出现在宋知书面前。

    这座神峰于蜀山群山之内最高,直插云霄,阵阵神光汇聚与天穹之上,向着四周不断散发,照耀漫天云霞,熏染无比,而在那大殿之中,更有一股恢弘的剑意,不断降下,威势沉重,令人望而生畏。

    “此为我蜀山金顶,是我剑宗太上长老以及掌教日常修行、会客之地。”徐长御解释。

    这倒是让宋知书有些惊讶了,因为他知道蜀山金顶乃蜀山权力的最中枢。

    现在看样子,蜀山掌教会在此地接见自己。

    可想而知其重视了。

    不过宋知书没多说什么,点了点头,与对方一同上金顶,然后在带领下走入大殿。

    大殿古朴宽广,但并不奢华,装饰非常简单,下铺的玉石以及作为支撑所用的巨木都流转着岁月的气息,可一窥蜀山之底蕴。

    而在大殿之中,有一老人立于中心,老人身着一袭宽大的麻衣道袍,微微佝偻,双手背负,身上没有任何强大的气息,很是普通,此刻正抬头望向大殿穹顶,而穹顶上有繁星璀璨,日月交汇。

    “掌教,宋知书宋道友到了。”徐长御走入大殿,见到老人后,微微躬身。

    “晚辈宋知书,见过太微前辈。”

    宋知书也适时开口,躬身拱手,礼仪周全。

    虽然没有见过蜀山掌教,但对方乃当今世间有数的强者,威名慎重,太微,就是蜀山掌教之道号。

    “宋小友无需客气。”蜀山掌教太微道长转过身来,犹如凡间老者一般,并无任何特殊之处,他须发皆白,有一双长眉,看上起很是慈祥,就像是一个家中长辈。

    他走向前来,上下打量了一下宋知书,一双眼睛像是能看穿一切般。

    作为蜀山掌教,老人自然能看出对方体内的儒家正气,与法力相互结合,不分彼此。

    所以此刻,他眼神中带着些许惊愕之色,自己见过的道儒双修之人不再少数,但像宋知书这样,即将法力与儒家力量结合到完美无缺的还是头一个。

    这意味着对方无论修行,亦或者在读书方面,都有了极深的见解。

    难怪是被南派儒家看重,不惜要与慕长歌,要与太昊剑宗开战之人啊。

    太微道长仅这一眼,几乎就知道,若给对方世间成长下去,当为世间一强者,尤其在儒家方面的成就,至少是大儒。

    思绪至此,他稍稍颔首,稍加思索后便直接开口:“气度从容,才气内敛,道儒双修。”

    “小友虞城之战,胸怀大义,保晋州数千万百姓性命,有至善之心,又以一剑斩地魔,儒在内,仙在外,小友当为儒剑仙!”

    儒剑仙?

    宋知书听到后,微微惊讶。

    他知道蜀山素来喜欢给一些强者取号,尤其是剑之一道的修士。

    如太昊掌教的太昊神剑,青城掌教的无双剑首,还有慕长歌的纯阳剑仙等等,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