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七十六章、分地是不可能分地的【求全订】(1 / 2)

作品:《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你说什么?!”

    正在长吁短叹的老赵豁然站了起来。

    “汇丰银行,汇丰银行是逆明产业...这广州城都传遍了!”

    “这..这怎么可能呢?粤海关的税银和十三行的库银可都存进汇丰银行去了啊!”

    赵温顿觉晴天霹雳。

    来回踱了几步。

    随后坐了下来,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广州城内,绝大部分的豪户和官员、绿营武官的钱,都存到汇丰银行里面去了吧?”

    “可不是么,你说这郭大人可真的是,他怎么就那么不小心呢,这下好了,十三行的库银和粤海关的税银都归了逆明了,这就算了,大家伙听说连郭大人都这么相信这汇丰行,可不就赶忙的把钱存进去,避免这兵荒马乱的被抢了....”

    管家还在絮絮叨叨的时候。

    赵温却已经冷静了下来。

    “去把按察使薛大人请来,记住...是悄悄的请。”

    薛思源也是江西人,算是和赵温同乡。

    在官场上,同乡、同学的关系那是相当贴的。

    按察使是两广总督的属官。

    现在两广总督福康安都带着兵马去了肇庆了。

    按察使薛思源留在广州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和他一样的广州官员也差不多,现在整个广州最大的官也就广州知府赵温了。

    但是赵温这个广州知府本来存在感就不高。

    如今他如何能在这混乱的广州城起什么作用?

    留在广州的有大约八千多名城守军。

    但是有的隶属于广东督标,有的隶属巡标,来源很复杂,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属于是各管一摊。

    就这样的状态,广州城还没破城。

    完全是因为明军的动作太慢了...

    .........

    要说现在驻守广州的绿营兵官们有什么心思。

    那当然是翘首以盼以迎王师了。

    从各级别的参将、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

    大家大部分都是世袭的绿营武官。

    家里多少都是有点家底的。

    比如说现在所在城门洞的原广东绿营水师守备武官关守忠。

    挺大的一个大清忠臣。

    因为丢了大屿山,虽然花了不少银子上下打点没有被治罪。

    但前途也算是没了。

    好好的一个水师的守备官,现在成了一个城门洞子的城守官。

    带着麾下的几十名开船的水兵钻城门洞协助守城。

    “丢雷楼母,守那妈。”

    “满洲人都跑了,我们还要给他们守什么广东。”

    “明军一战就打破了黄埔大营,这广州城还有什么守的意义。”

    “诶诶诶,听说了吗?汇丰银行是明王产业...”

    关守忠靠在城墙边上,抱着手里的一杆细细的长枪,这从广州武库中掏出来的库存货,也不知道是哪一年制造的,枪杆都有点朽了。

    一枪捅出去。

    怕是没等捅穿敌人。

    这枪杆先断了....

    总之。

    关守忠也不是傻子。

    他当然知道,广州已经被放弃了。

    两广总督福康安和广东巡抚郭世勋都到了肇庆。

    这广州城属于大明是迟早的事情。

    留在这里守城的都是一些被遗弃的炮灰。

    不过关守忠肯定是不甘心做炮灰的。

    他上有老下有小的。

    谁愿意随随便便就去死啊...

    要是在这之前。

    倒是可以提前跑路,毕竟这大明朝现在能不能得到天下还很难说呢。

    但是现在可不行了。

    白花花的银子都进了汇丰银行的库房,换回一张白纸。

    听说把钱换出来就只能换等额的明元。

    现在大家伙都希望大明朝能抖擞起来。

    至少可不能一下子就倒了。

    不然大伙儿的钱怕是要不回来。

    就在关守忠在胡思乱想的时候。

    前方传来了通过的声音。

    “明军,明军来了!”

    关守忠急忙趴在城门楼子上张望。

    只见到远处,一对对身穿着火红色的军服的明军士兵从远方缓步而来,火炮已经揭开了炮衣,闪烁着寒光的炮筒对准了城楼。

    关守忠深吸一口气。

    “丢那妈,鞑子都不是什么好人,何苦为他们卖命。”

    “开城门!投降了!”

    关守忠大吼着。

    心里也已经盘算开了。

    这也算是战前起义了。

    待遇应该要比被俘虏投降好多了....

    其余的绿营兵都还没反应过来。

    愣愣的看着关守忠。

    “都愣着做什么,快开门,想死自己撞墙去!”

    关守忠的吼声让这城门楼子的绿营兵反应了过来。

    “关大人说的是,连福康安都跑了,我们何苦为他们卖命。”

    “明王是汉家天子,咱们汉人追随他,天经地义。”

    “是啊是啊,鞑子在我们广东杀了这么多人,他们可算是要遭报应了!”

    “大家的银子都还在明王哪呢。”

    随着大门打开。

    各城门的绿营兵纷纷丢掉武器,走出城门。

    “大王,广州已下!”

    赵四深吸一口气,在朱道桦身边说道。

    “都做好准备了吧?”

    朱道桦问另外一边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龚逐满。

    “城内都做好准备了。”

    龚逐满道。

    “好!进城!!”

    朱道桦大手一挥。

    陆军第一旅一营营长陈德旺高举着日月旗,率领着麾下,高昂着头,踏步进入广州城!!

    .........

    与此同时。

    广州知府衙门。

    他正和按察使薛思源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

    两人的心思恐怕都已经不在聊天上了。

    平日里人来人往的知府衙门,现在也变得颇为冷清起来。

    有些本地的吏员已经不见了踪影。

    有些机灵一点的官员已经回家了。

    诺大的广州知府衙门,只剩下十几个外地的官员,在惶恐等待着。

    “万岁!大明万岁!”

    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在南门方向响起。

    两人对视了一眼。

    似乎都长舒了一口气。

    但却又同时沉默了。

    良久。

    赵温突然站了起来说道:“薛兄,我近日突感头皮颇痒,我看是这辫子容易生虱子,不如...剪了吧。”

    “对对对,辫子不卫生,特别不卫生。”

    薛思源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回道。

    “这剪辫子容易,关键是....”

    赵温面带忧虑。

    “大人无需担心...法不责众啊。”

    薛思源压低声音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

    .........

    明军大军一枪未放就进入了广州城。

    对于广州城内的绿营兵官来说。

    他们投降起来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一来,广州内城的满人都跑了。这江山都是满人的,你们自己都不要了,还指望这些汉人绿营兵来守?

    二来,两广和南方诸省绿营的武官这两天起码有一两千人投降的,他们能投,广州城守军为何不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