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八十一章、我大清以八旗为本【求追订】(1 / 5)

作品:《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八十一章、我大清以八旗为本

    即使是在广东这样的工商业发达的省份。

    大力推行、发展工商业也会遇到不小的阻力。

    这个阻力不只是来自于朱明王的明王府,还有来自本地士大夫阶层。

    在思想上,长期实行以农为本的中国社会,工商业属于末业已犹如思想钢印一般根深蒂固。

    在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当然是有一定的积极和进步意义的。

    然而在这个大航海时代。

    固守传统的思维,抱残守缺,只能被这个时代抛弃,淘汰。

    在历史上。

    中华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惨烈的历史。

    国耻。

    内乱。

    革命。

    朱道桦当然清楚,如果在广东这样的长期能够和外界接触的省份都无法把自己的大工业计划推行下去的话。

    那么在别的更加传统、保守的区域会遇到的阻力会可想而知。

    先在广东作为试验田,在成功之后才能推行到全国。

    朱道桦认为在这一点上,还是采取更为谨慎稳妥的态度,每一步,都必须要走的小心。

    他取得广东的过程没有怎么流血。

    所以,他现在进行的,是一场改革。

    一场渐进式的改革。

    这一场会议结束之后。

    明王府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对广东地方的梳理。

    首先是收回了各地的黑社会武装,然后进行了一场陆海军军官学院和政务官大学堂的临时考核,招收的对象当然就是天地会的大佬们的子嗣以及在黄埔战役之中就及时反正的本地团练武装的头领们的家族子弟。

    然后就是将在广东收缴上来的旗产、清朝官员的田产进行分配。

    首先获得分配的当然是明军的士兵,随后是在平定广东的过程中有功劳的地方义民武装。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

    明王府方面还组织了工厂的搬迁。

    由于清廷的禁海和迁海迁界的政策,导致珠江河口附近的沿海区域和沿海岛屿成为了海盗活动猖獗的区域。

    不过明军收编了部分海寇,同时又强力清剿了活跃在珠江口和广东沿海的海贼。

    这些沿海区域就成为了人口相对没有那么稠密,甚至许多挨着大陆的岛屿都成了无人岛的存在。

    这就让工厂的搬迁选址非常方便了。

    造船厂、冶炼厂、机械厂、枪炮厂等都搬迁到了被大屿山岛。

    而像是正在筹办的道桦大学,以及陆海军军官学院、政务大学堂等全部安排到了黄埔。

    同步进行的还有扩军。

    大明陆军要一口气扩到15个旅,五万人。

    海军方面也要进行扩编,不过扩编的幅度就没有陆军这么大了,而且主要是扩编运输船队——对于大明海军而言。

    现有的规模已经足够维持在整个东亚、东南亚的海洋霸权了。

    而且现在瓦特的机械厂已经即将完成最新型的蒸汽机的研发工作,一旦完成定型量产,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业时代将会首先在广东引爆!

    朱道桦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而且到来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

    福康安是在四月中旬的时候,才抵达了北京城。

    四月中旬的北京终于迎来了一个暖日。

    春暖花开,冰雪融化,万物复苏。

    福康安看着远处巍峨的北京城墙,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一路来。

    他一直在思考、反思这一场战争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