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一百四十九章、土豪劣绅们要和大明朝廷紧密勾结(1 / 4)

作品:《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当然了。

    对于是否保留制礼议事会,焦点就在于代表权。

    因为按照现在的代表权方案。

    广东人肯定是得到利益最大的。

    因为虽然朱道桦要搞议会。

    但是这个议会是辅佐君王监督官僚系统,了解民情的工具。

    而不是要搞什么民主。

    这条邪路朱道桦肯定是不会走的,至少不会在现在走。

    想要议会选举左右丞相,那现阶段根本就不可能。

    别说是左右丞相了。

    哪怕是这个议事会一半以上的议员来至于明王的直接认命。

    而未来的大明议会,按照朱道桦的设想。

    这是要和纳税联系起来的。

    这個制礼议事会会在大明之礼的总纲完成之后会改成下议政院下院。

    上院的代表全部由勋贵组成,人选由大明天子指定。

    而下院的代表则是来自各省议政大会推举而来。

    省议政大会的代表来自于府议政公局,而府议政公局的议员则是由县议政公署推举而来。爱阅app阅读完整内容

    县议政公署就是大明议会体系的最基础的机构了。

    而议政公署的议员的来源,将会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就是地方上的有爵位的勋贵,不同的爵位有资格推举不同人选的议员。

    第二就是纳税,只有纳税超过一定额度的大明臣民,才有资格推选各县公署的代表。

    同样的。

    一个县在府公局上的代表人数,也是由县的纳税总额决定。

    一个府在省议会的代表人数,由府的纳税总额决定。

    一个省在中都议政院下院的代表人数,同样是由这个省的纳税额度来决定的。

    因此。

    在这个原则下。

    广东的商人阶级自然可以得到更多的代表权——因为他们纳税更多。

    而湖南的大地主们虽然也纳税。

    但是在纳税额度上当然不如广东商人。

    由此可知。

    这大明议政院的组织规则,事实上就代表了大商人,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所以广东人都一致同意这样的规矩,而反对的,当然就是湖南的代表了。

    在湖南代表看来。

    这上院本来就是广东人占优,因为勋贵之中,以广东籍贯的最多。

    而现在下院又实行“无纳税不代表”的制度。

    这样一来,下院人数可能又要被广东人占据多数。

    所以这个议政院的代表,湖南官员们肯定是要争的——而在这之前,他们则是希望这议会制度,止步于县、府一级。

    不过在朱道桦明确表示,议会制度会直达中央之后。

    这代表权的争论就成为了焦点了。

    中华传统的政治派系通常是有非常浓郁的地域抱团的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