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一百五十七章、要开放,那就一起开放【重复章节补偿,本章不收费】(1 / 4)

作品:《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这里就是大明帝国的首都了?”

    “真是...太让人惊讶了,本来以为在保守的东方,是不可能见到这样的场景的。”

    “中国人已经打开了国门了,他们曾经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度,现在他们重新把国门打开,我想...他们的利益诉求会让许多欧洲国家都会头痛的。”请下载app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在另外一艘船上。

    是跟随林大公的返国舰队一起来的欧罗巴各国的使节们。

    有英国的东方总领事乔治·斯当东爵士,有西班牙大使拉法尔.布雷戈拉特,从美国驻巴黎大使馆派出的领事尼古拉斯.亨廷顿,沙皇俄国驻马德里大使馆派遣的俄罗斯外交官瓦西里.拉夫罗夫。

    由于大明帝国还没有和这些欧洲国家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因此从欧洲而来的外交官们的首要目标就是寻求能够在大明首都应天府建立使领馆,并且能够实现和大明帝国直接的官方交往。

    所有人都清楚,当大明打开中国的国门之后。

    在这个已经被风帆推动的帆船紧密联系起来的世界,中国人的角色就不可被忽略。

    这个国家太大了。

    人口太多了。

    而且这是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文明,他们曾经和古老的罗马帝国同时屹立于世界。

    而现在西方的罗马消失。

    东方的中央帝国依旧在主导整个东方的国际秩序。

    和大明帝国打交道。

    从某种程度上。

    就是在和整个东方。

    整個华夏文明圈在打交道。

    因为按照大明帝国的规定:藩国是没有外交权的!

    也就是说。

    整个向大明帝国称藩的南亚诸国。

    包括了马来半岛上一系列的苏丹国,安南南北的两个政权,暹罗,万象,清迈,占巴塞,柬埔寨等国,都没有外交权限。

    他们是大明帝国的藩属,是受到中央王朝保护的中华文明圈的边缘国家。

    所以,这些来自欧洲文明圈的国家很清楚,他们现在不只是和大明帝国这一个国家打交道。

    从某个程度上。

    他们是和整个东方文明圈在建立联系。

    当然了。

    现在中国陷入到了内战之中。

    中央帝国的法统是否归属于大明还有待战争的结果。

    但是大家现在都看得清楚,清帝国也许很难在和明帝国的战争之中讨到多少便宜了。

    甚至连他们的藩国朝鲜,现在都据说已经开始寻求和大明的接触了...

    以朝贡为名,以中央帝国为宗主,以周边诸小国为藩的东方世界国际秩序,从明朝开始就已经延续到了现在。

    这个国际秩序甚至在更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对于欧洲人而言。

    平等的外交只存在于欧洲国家之间。

    而他们对欧洲之外的国家通常就是两种行事风格:如果在军事上打不过就进行贸易,打得过开炮轰开大门烧杀掳掠建殖民地。

    但是现在面对这个大明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