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法兰西1794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93章 科学界的盛宴(下)(2 / 3)

作品:《法兰西1794

等到工厂连续3年亏损后,在股东们的一片抗议声中,威尔金森不得已辞退了自己家人,最后选择了一位来自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职业合伙人博利,由后者来全面负责工厂的生产经营。

除了年事已高的威尔金森,军情局的重点关注对象是25岁的英国技师莫兹利,也是现代车床的发明人,被称为英国机床工业之父。

另一时空中,莫兹利于1797年制成第一台螺纹切削车床,它带有丝杆和光杆,采用滑动刀架——莫氏刀架和导轨,可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

莫兹利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发明了刀架。刀架是机床的核心,后来相继出现的刨床、钻床、仓床等各种机床,都离不开刀架。所以,人们称莫兹利为“车床之父”

然而,来自军情局皮埃尔上校的报告提及,莫兹利的车床已在去年12月就已经发明了。不过,当时的莫兹利正在布拉马的工厂打工,所以他不打算申请专利,只是想在自己的工厂里秘密使用。

不久,就在一名来自苏格兰富豪的怂恿下,发明了车床的莫兹利就从布拉马工厂离职。由于得到两干英镑的投资,莫兹利立刻在沃尔里奇开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新工厂,并将公司一半股份分给了投资人,名为苏格兰富豪的古拉格斯,实为军情局特工的皮埃尔。

一周前,莫兹利的工厂通过西班牙海港的转运方式,将为法国桥梁工程师定做的一批滑轮组发送到了巴黎。

不过,跟随这批货物一起来到法国的,还有两位爱尔兰技师,他们在莫兹利工厂充当学徒。在大股东皮埃尔的掩护下,他们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成功仿制了螺纹切削车床,尤其是滑动刀架的制造工艺,开始在巴黎北郊的莫顿基地里,复制与传播英国最先进的车床技术。

……

下午3点,当安德鲁想着前往大会议厅,参加科学院年会时,文教卫部长助理夏普塔尔,带着拉格朗日院士来到第一执政的办公室。他们此行目的,是向安德鲁院士索取一份《儿童智力量表》,目的是将异常儿童和一般儿童区分开来,并对其进行特别的教育。

安德鲁炮制的这份所谓的《儿童智力量表》,在另一时空叫做“比奈-西蒙智力量表”,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其助手西蒙于1905年编制,属于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儿童智力量表》测验项目共有58个。所有项目都按照年龄水平分组,从3岁到13岁,每岁一组。有80%到90%的3岁正常儿童通过的项目放入3岁组,有80%到90%的4岁正常儿童通过的项目放入4岁组,依此类推。儿童最后能通过哪个年龄组的项目,便说明其具有此年龄组的智力水平。

就在安德鲁为夏普塔尔和拉格朗日,详解讲解《儿童智力量表》的使用方式与注意事项时,在丰饶楼对面的会议大厅里,第一执政的几位得意门生傅里叶、安培、马吕斯、吕萨克与泊松正在大厅主-席台上,公开演示“双缝干涉实验”,继而证明“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具有波动特性,又具有粒子特性。科学家发现光既能像波一样向前传播,有时又表现出粒子的特征。因此称光为“波粒二象性”。

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与波义耳,以及后来的荷兰著名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惠更斯支持光的波动性。

然而,等到牛顿提出了微粒学说,导致光的波动性学说遭遇彻底打压。基于牛顿的崇高声望,人们对他的理论顶礼膜拜,重复他的实验,并坚信与他相同的结论。

于是在整个十八世纪,几乎无人向“微粒说”挑战,也很少再有人对光的本性作进一步的研究。直到另一时空的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兼医生的托马斯-杨成功实施了双缝干涉实验,提出光的干涉的概念和光的干涉定律。

安德鲁之所以指导傅里叶、安培等人,提前了六年捣鼓出双缝干涉实验,目的在于挑战大英帝国在物理光学研究领域,近两百年的传统优势,继而打击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