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怒海覆清1852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九二章 王谋赵断(2 / 5)

作品:《怒海覆清1852

孙延平也是一个知兵之人,尤其是对闽粤的地理十分了解。

他知道诏安有一座分水关,此关距诏安县城约二十里路程,历来是漳潮两个州府的交界处。

地势群峰列障,其间的分水山有一天然的壑口,形成“东连五福,西接两广”的山隘。

明正德十五年漳潮巡检司迁署至此,由此诞生了名扬闽粤赣三省的分水关。

诏安位于闽粤交界地,是福建的东大门,“地极七闽,境连百粤”。

义军控制了这里就相当于暂时堵住了广东清军北上干预的道路。

孙延平在此驻军两千人,又于关城之上增置了火炮。

除了攻打海澄和漳州城的一战,义军基本上没有经历什么像样的战斗。

清军闻风逃跑不敢应战,地方官员弃城而走不在少数。

谁都没有想到,在大军进攻东番岛的时候,福建会爆发这么大规模的起义。

而孙延平能够一下子就将起义的规模膨胀到这样的程度,与孙延平在漳州的提前布局有密切的关系。

孙延平利用清军平定漳州之乱过程中制造的仇恨,短时间内就将复兴会的触角伸到漳州的每一个角落。

大量受到清军和地方民团迫害的民众加入到复兴会,还有那些失败之后隐藏起来的小刀会力量。这些人转而拥护华族“内驱鞑虏,外抗列强,护卫华人,复兴华族”的政策。

孙延平又是福建小刀会的元老,很容易就将这些人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