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怒海覆清1852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六七章 理学和心学(2 / 3)

作品:《怒海覆清1852

“诸位请坐。”董良用手理了一下自己的袍服,坐到了地上的蒲团上,随即招呼众人坐下。

这些人虽然是围坐成一圈,但实际上也是有顺序的。那个被护卫军救了一命的江景礼坐在最上首,另外一边坐着的是董良自己带来的唐启华。

唐启华是西南心学大家,隐隐有成为这一代心学掌舵人的气势。董良今天带着唐启华过来,是为了让他做沙丁鱼中的那条鲶鱼。

果不其然,在座的很多人都是认识唐启华的。

这位元首带着唐启华过来干什么,难道他是推崇心学,反对理学吗?

众人都将心给提了起来。

现场酝酿着火药味儿。

“诸位,今天找大家过来,是商议成立大学堂的事情的,我华族非常重视教育,大家要是看过我所写的《告华族同胞书》,就会知道,我华族有一个奋斗目标就是弘扬华族的文化,而我华族的文化,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儒家经意之中。孔圣之后,一代代读书人不断完善儒学,让其成为了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百姓的行为准则。在我华族,儒家经典就像是西洋人的圣经和阿拉伯人的古兰经。”

“为了让读书人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让书院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我准备将福州的书院合并成立福州大学堂。”

“我华族官府会出钱在鼓山的南麓修建一座新的校舍,能够容纳几千学子居住学习,新建的大学堂归华族所有,大祭酒,挂学部副总长衔,也就是侍郎衔,官居二品。书院的一切开销都将由我华族来出。”

此言一出,满座欢欣鼓舞,董良给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在座的十几位福州本地书院山长都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这大祭酒由谁来做呢?肯定是他们这些人中的一位。

向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些人谁又会服谁呢?

正因为如此,他们看向董良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哪怕是清高的师长,此时看向董良的眼神中都带着一丝丝巴结。

“诸位应该知道,我华族废除了女人裹脚这一陋习,有人说这是对理学的挑战。我知道这福州城是东南理学的中心,诸位都是理学中的大家,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个小问题,其实又是大事儿。毕竟从北宋到现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士大夫都觉得女人裹脚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