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怒海覆清1852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六九章 循循善诱(2 / 4)

作品:《怒海覆清1852

不过都是一些小角色,真正的大人物这个时候是不会随便表态的。

在顶楼的一个装饰得金碧辉煌的大隔间中,莫卫江端坐在那里,手中盘着一串极品菩提子。

能够进这个隔间的那都是闽省当地最大的海商。

其中二人正是从福宁府赶过来的庞嘉嗣和裴贵云,这二人在海商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他俩的嗅觉也是敏锐,跟着护卫军的后面过来,算准了破城的时间。

“诸位,今天莫掌柜是主人,我庞嘉嗣是个粗人,不知礼数,借着贵宝地说几句。咱们这些年做生意,全都被洋人牵着鼻子走,市场和运输都在洋人手中,人家说啥就是啥。大家想想,这么多年,茶叶、丝绸的产量已经上升到了恐怖的程度,光是我福宁府每年产的茶叶就达到了20万担,比乾隆年间增加了四倍,这么大的产量完全依赖洋人的市场,咱们能不被牵着鼻子走吗?”

“庞某在福宁亲耳听那位元首说过,要帮助商人走出去,为咱们提供市场。在下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庞嘉嗣原本是一个地方买办,但是现在他是董良的粉丝。

在听了董良那天的演讲之后,他特意去找了一套董良编写的《告华族同胞书》翻阅。

这不看不要紧,仔细研读之后,庞嘉嗣感觉自己的格局完全打开了。

“呵呵,庞掌柜的不会是那位派来的托儿吧。”有一个瘦长脸的士绅说道,这位家中以种田为主,并不待见董良的政策。

“张员外,关于分田的事情,这位元首也讲了,咱们闽省现在有两千多万人,比开国那会儿翻了个七八倍,但是田就那么多,要不是这些年一直有人出海,这闽省早就乱了,与其逼得百姓民乱,断了家族香火,还不如拿了补偿去开工厂、做贸易,那些洋人的大商人家族,地位堪比国王,那东印度公司更像一个国家一般在海外控制大量土地,你就算是家有千顷良田又如何,人家一块地就有几个州府那么大。”庞嘉嗣反驳道。

他今天帮华族说了不少好话,并非是董良指使,但是庞嘉嗣相信,这些话一定会传到董良的耳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