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怒海覆清1852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五八章 石碌铁矿(2 / 4)

作品:《怒海覆清1852

好在江北的形势基本上已经稳定了下来。

袁卫建立的江北纵队已经初具模型,那些盐丁踊跃参军。

满清盐运衙门在那里设置的机构全都被红旗军清除掉。盐丁们被解放之后,爆发了巨大的建设热情。他们在原本种植芦苇的盐碱地上开辟农田,开挖沟渠排碱。

卓一清还从护卫军的总部要人勘察了老海堤,准备让人一步步修复。

那个魏源临走的时候,告诉袁卫,要想守住淮扬盐区,就要重建海堤。

没有海堤,海水倒灌,这里的土地就开发不了。

其实这里要是能够开发好,将是一片巨大的产粮区。

后世的盐城是江苏最大的一个地级市,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山的地级市。为什么没有山,那是因为这里都是黄河冲击形成平原。

此时黄河的入海口还在江苏境内呢。滔滔不绝的黄河水每年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沉积在江苏沿海,让这里的海岸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东推进。

董良也知道,在后世,盐城、南通的沿海地区都是重要的产粮地。

这里正好处在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和,年降水量比较均匀。

而且这里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平坦,非常容易开发。

只要开挖出沟渠,将盐碱水排出去,土地就能够使用。后世的实业家张骞最早在这里开荒种植棉花。

而那些脱离盐丁身份的百姓对红旗军也是极为拥戴,因为一旦清廷回来,他们又将继续过上那种没有希望的盐丁生活。

当红旗军在盐区的生产大队建起第一座的学堂的时候,那些盐丁简直沸腾了。

因为他们的户籍是不允许读书的,只能世世代代做盐丁。

红旗军到来,分田地、建生产队、修建学校,无一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

那些加入江北纵队的盐丁,更是敢于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劳动果实。

现在的江北总署辖区东北到东台县,西北到高邮直隶州,南到崇明岛,几乎囊括了整个泰州、南通地区。

再向北就是后世的盐城地界,不过此时,那里更加的荒无人烟。

红旗军的队伍在这里与清军不断交锋,将清军向北、向西驱赶。

盐区的产盐工作停止了,清廷失去了一大块财政来源,那些盐商也损失惨重。他们盘踞在淮安府和徐州府,不断召集兵马,想要收回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