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怒海覆清1852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一六章 左氏劝降法(2 / 3)

作品:《怒海覆清1852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董良改进了华族的蒸汽机。

蒸汽机的工作效率更高,这样提供的动力也更加强劲。

另外,第一舰队还有大量的火箭艇、炮艇,总共加在一起恐怕有上百艘各种舰艇。

在整个华族舰队中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董良去第一舰队调研,主要是考核一下几个主力舰舰长。

郭有回到总司令部组建海军司令部,李德华也肯定要跟着过去。

论专业水平,李德华这个白人在华族海军中算是比较强的。

司令和参谋长都调走了,第一舰队必须要有人能够撑得起来。

现在的舰长之中最有威望的两人是赵峰和丁平一。

赵峰处事果决有魄力,专业技能也很强,是旗舰“飞云号”的舰长。

丁平一是铁肋木壳巡航舰“策电号”的舰长。

丁平一看起来文质彬彬,一表人才,脑子非常灵活,在那霸海军学校学习了很长时间,各项专业能力也非常强。

董良将赵峰任命为第一舰队副司令,丁平一任命为副参谋长。

他之所以要亲自来安排这件事情,也是担心新人不能服众,有元首的背书,可以给他们加分不少。

另外,又从第一舰队挑选了几位优秀的舰长到第二舰队、第三舰队担任副参谋长、副司令等职务。

比如“扬武号”巡洋舰的舰长郑斌被派到第三舰队当副参谋长。

“伏波号”舰长张文强到第二舰队担任副司令。

……

这些人都是华族培养的第一批舰长。

这样新提拔起来的舰长更容易指挥一些。

华族向来注重海军的发展,在物资这么紧张的情况下,每年还投入大量资源给海军。

因为董良清楚,未来的百年将是海军最为辉煌的时代。

大炮巨舰统治了这个时代。除非……除非董良提前造出了实用的飞机。

可是董良只是一个钳工,他不会造飞机。

他只能提供思路给那些科研人员,让他们去慢慢研究。

按道理,华族已经制造出可以使用的汽油机,那么造飞机的最基本条件已经有了。

现在缺少的就是通过反复的实验,去将这根骨架上面的血肉给填满。

董良在兰芳一共呆了半个月时间。

眼看着正月就要过去。

加上一些消息从北边传来,董良终于决定启程回国。

码头上,送行的人比当初过来迎接董良的人还要多。

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依依不舍的表情。

董良在兰芳宣布了许多对岛上有利的决策。这让兰芳的百姓发自内心地感激这位元首。

老百姓是最势利的一个群体,不过他们的这种势利也是朴素的。

你跟他们讲一大堆的空话也不如一点点的小恩小惠。

让董良回去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左季高从四川传回的消息,另外一个就是徐州前线的战报。

董良在兰芳的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可不少。

左季高离开长沙之后便动身前往四川,周夫人与他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