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怒海覆清1852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四二章 教育的均衡发展(2 / 3)

作品:《怒海覆清1852

是华族目前排名第一的工业园区。

“走吧,今天我不是主角,你招待好后面那些商人,他们才是金主。马尾要想继续飞跃,更上一层楼,就要靠他们了。”

董良微笑着跟莫永纲说道。

为船厂区注入新的资金才是董良这次的主要目的。

现在推翻满清在即,华族手中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暂时是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到马尾,扩大这里的规模。

那么就只能通过经济手段,让马尾这棵梧桐树自己去招引金凤凰。

而这些商人就是金凤凰。

“懂,我懂。”莫永纲也嘿嘿笑道。

他是马尾区的管理者,也是搞技术出身的。

不过莫永纲的技术是越来越差,但是管理能力越来越强了。

董良觉得他现在跟那些文官差不多,都已经学会揣摩人心了。

“真的懂了?”董良还不忘调侃一下。

“真的懂了。”莫永纲郑重地说道。

完了两人向前走去。

一名穿着校服的蒙学学生,给董良献上了鲜花。

这些孩子都是马尾船厂区学校的。

这里生活着将近二十万工人。

加上他们的家属,已经赶上此时大型城市的规模。

不过船厂区与别的城市不同,这里没有城墙。

生活区与工厂区之间隔着马路,整个工业区沿着江边延伸,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形状。

在这个狭长的城市中,马路南边靠近江边就是工厂区。

马路北侧则是生活区。

大部分工厂都有自己的职工小区。房子也是工厂建造的,然后分给工人们居住。

甚至有的大工厂还建造了自己的学校,解决工人子弟读书的问题。

这里的工人很多都是山里走出来的,他们以前的生活跟现在根本就没得比。

以前靠天吃饭,关键是福建这里人多地少,佃户交的租子比例太高。

少有能够靠着土地吃饱的农民。

但是现在他们在工厂做工,不仅仅自己能够吃饱饭了,家人的生活也安定下来。

甚至连孩子的未来都被规划好,他们只要好好学习也能够出人头地。

哪怕不是读书的料,读个技校以后也能够进工厂上班。

工厂就是他们的家,每个人都是工厂的主人翁。尤其是在那些国属工厂中,工人可以选出代表参与到工厂的管理和决策中去,维护工人的权益。

因此,每一名船厂区的工人都对这里有着浓厚的归属感。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董良接过这个胖乎乎的小男孩送上来的花束,然后亲切地问道。

小男孩名叫孙杰是蒸汽机厂第二装配车间车间主任孙德成家的孩子。

孙杰家的条件在船厂区算是不错的了,不过他很少看到自己的父亲。

印象中,父亲孙德成总是早出晚归。

不过这孩子懂事,刚刚十岁,生活已经能够自理,学习成绩也好。

刚才元首下船的时候,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他们的黑板上面就有元首帅气的照片。

蒙学的教科书上有一篇课文就是讲元首如何带着四百勇士在运奴船上起义,夺取洋船,开创华族的壮举。

所以,元首的形象烙印在每一个孩子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