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卖地三千顷(2 / 3)

作品:《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以致形成无商不奸的这么一种共识,历朝历代都很小心的把商关进笼子里,不敢放出来任由发展。

“收养这么多弃婴、孤儿,甚至还出资救济孤寡、残疾,耗费不少吧?”李世民问。

“尽力而为吧,臣对武家名下的庄园、商铺,甚至是合伙的一些产业,都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把净利的一部份,用来投入慈善事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和良心,

赚多就多投些,赚少就少投些,最重要的是能够长久,持之以恒的坚持。”

李世民比较关心的还是那些孤儿将来如何安排。

武怀玉也做了回答,这些人仍还是良人,只是现在暂由武家帮助抚养照顾,等到十岁后,到时安排到商行工坊做学徒,也算是自食其力,并学习一技之长。等到大些,他们有谋生能力了,那就可以选择是继续受商铺雇佣赚钱,还是说另寻他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臣也希望这些孤苦无依之人,长大后能够有谋生本事,能够安身立命。”

李世民有些意外,武家投入这么多,基本上可以说不求回报了。

“陛下,商行做的这些本就是善事,善事是不计回报的。”

“朕相信,”李世民给怀玉又递了块桂花糕,“你们武家商铺听说都经营有道,很会赚钱,而你们武家的商铺却也是对掌柜伙计们比较大方的,不仅工钱给的要高,甚至也还有身股分红,

你们武家的商铺口碑都很不错,甚至是少有的不放高利贷的,能做到这些都极不易,

朕相信你们现在做的这些善举,”

太子在旁忍不住说,“要是天下工商皆如此就好了,”

“殿下,行善积德之事得是自愿,不能强迫,不能道德绑架。对于工商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能让他们守法经营,依法纳税,能够优待自己的员工伙计,如果做到这几点,对朝廷来说,他们就已经是仁商善贾,值得嘉奖了。”

李世民点头,这看法跟他相似,

武怀玉总能说到他心坎上去,

英雄所见略同啊。

“三原县这次清量田亩,最后居然清出隐匿田地十三万余亩,朕真的是很惊讶,”

李世民转换话题,说到田亩、说到限田。

魏征的限田令,李世民看过后觉得有些道理,但过于理想化,难以实行,他想问问武怀玉对此的看法。

“历朝历代都限田,但都难以真正限制土地兼并,臣觉得魏侍中的限田法,几无实用性。”

“你有什么好办法?”

武怀玉摇头。

“臣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朝廷要是动真格的,可能会引发大动荡,”他如实提醒皇帝,如今朝廷刚在开始试行两税新法,本来就触及了贵族豪强们的不少利益,

也就是现在皇帝威望高,大唐内外安稳,盘子稳固,所以虽对此有所不满,但还没谁敢因此就要阻挠反抗的。

可这种事情也是有一个度的,

那边改两税法,这里又要限田,那就过犹不及。

“朕记得你好像也有几千顷地是吧。”李世民问。

武怀玉点头,他听出皇帝话外之音,你反对限田,是不是因为你田多?

“土地兼并的危害,你应当是很清楚的,如果朝廷任由土地兼并,王朝必然由此衰弱,朕知前路荆棘,但也不得不前行。”

皇帝都这样说,武怀玉也只好献策一二。

“田地买卖必须立官契、征收买家百之五的契税,”

“重申按身份、品级,蓄拥奴婢,奴隶买卖须立官契,征收买家百之五契税。”

“国家制订律法,给予部曲、客女、佃户、佣人等无产者客户身份,使其成为国家良人,有独立法律地位,给予保障,减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