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洛陵践法(中)(3 / 5)

作品:《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齐法家表示,商鞅那个狗东西把法家的名声搞坏了,其实我们不介意换个名字。

相对于这些文化水平不太高的诸侯,诸子百家这些专门玩学术的,更能感受到洛陵话中的深意。

这些统治术或多或少都在各家的典籍之中存在,只不过大多数没有三晋法家那么赤裸裸、那么极端而已。

况且那些东西在各家的典籍之中并不算核心,三晋法家这种完全为了君主服务的学说,是很被鄙视的,尤其是孟子学派,将其斥之为异端邪说。

面对洛陵,诸子百家比山东诸侯还要沉默。

洛陵背后的洛氏,是掌握着最终解释权的学术权威,三晋法家从诞生、兴盛到大成,点点滴滴都记录在案,他说秦法哪里有害,那就是哪里有害,你能比洛氏更懂吗?

即便有人胆量足,敢于挑战权威,但洛陵同时还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秦王朝刚刚覆灭,谁敢在这个时候说,我们就是要愚民,就是要控制天下黔首,让他们当牛做马,伐无道,诛暴秦的呐喊还没有消失呢!

大殿之上的诸侯,无论是项羽,还是其余诸侯,谁敢在这个时候这么说,当场就是一顶独夫的帽子戴上去,然后天下共讨之。

洛陵敢在这个时候这么搞,自然不是狂妄自大,认为洛氏能压服天下人,他做事几乎不会硬扛着大势走,一向都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然后在关键节点偏转方向。

洛氏挑选这个时刻践法,实际上是经历了数百年的乱世,无数白衣卿相的出现已经大大削弱了贵族统治的思想基础。

黔首黎民甚至于奴隶之中有足以辅佐圣王的贤臣,这已经是共识,然后经过数百年的宣传,品德和才能已经超越了血统成为了为官最重要的东西,官和爵彻底分开。

虽然现在能读书的,依旧大部分都是贵族后裔,但这和世卿世禄有本质的不同。

只要知识不断下沉,底层就能不断出现人才,替换统治阶层之中的渣滓,这是洛氏的终极理想。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