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吾父朱高煦 / 章节正文阅读

第92章打草的棍子(3 / 5)

作品:《吾父朱高煦

外虽然富饶,可都是有主之地,如何去取?”

朱棣很快反应过来,随即哭笑不得的反问道。

“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爷爷贵为天子,这天下间的土地,自然都是我大明的!”

朱瞻壑却野心勃勃的道,甚至还从诗经中为自己的话找到了依据。

“这……话是这么说,但南洋与西洋皆有人居住,人家生活的好好的,我总不能直接派人去抢吧?这也太有失体统了!”

朱棣依然觉得朱瞻壑的想法太过儿戏,说话时也是连连摆手。

大明太强大了,强大到已经有了天朝上国的心态,看待周边或海外的小国,都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再加上儒家“仁义”的心态作祟,不愿意对弱小动用武力。

“皇爷爷,北方的草原人每年秋天时,都会派兵南下抢掠,为何?因为草原缺粮,如果不去抢,他们背后的妻子儿女,就要冻死、饿死在寒冷的冬天里,您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去同情那些草原人吗?”

“嗯?”

朱棣眉头一皱,隐约猜到朱瞻壑要说什么了。

只见朱瞻壑继续又道:“皇爷爷您肯定不会同情那些草原人,因为他们是敌人,同理,南洋与西洋的那些土人,也并非是什么良善之辈,下西洋的舰队,多次遇到这些土人的袭击,就算有人表现出善意,恐怕也只是惧于舰队的实力,而不是什么仁义道德!”

“世子,你的这些话若是传出去,恐怕会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一辈子的!”

姚广孝这时忽然插嘴道。

不过姚广孝话是这么说,但看向朱瞻壑的眼神中却满是赞许,他本就不被儒家所容,自己也对儒家的一些理念十分排斥,现在听到朱瞻壑的这些话,简直让他有种知音之感。

......

第92章打草的棍子

朱棣这时也低头沉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道:“就算你说的有道理,可海外诸国距离遥远,光靠一支船队,恐怕也占据不了多少地方。”

“此事可以缓缓图之,孙儿刚才之所以那么说,只是觉得我大明对海外的一些小国实在太仁慈了!”

朱瞻壑微笑着道。

其实他也是在向朱棣提个醒,比如狮子国的事,明明对方的国王都被郑和捉到京城了,国家也灭亡了,无论是直接占领狮子国还是扶持傀儡,都比朱棣把狮子国王放回去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