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代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八四章 浮生(一)(2 / 2)

作品:《代晋

对李徽而言,这种转变的过程其实不难。有了王坦之的宽容,有他自己主动观察和学习的态度,有整个氛围的积极风气,李徽很快便变得如鱼得水起来。

七月中,李徽家中的装修改造也全部结束。两座普通宅院已经改造为一座大宅。虽不能称为豪华,但已经很令李徽满意了。前前后后,这座大宅花了烧过三百五十万钱的巨款。但总体的效果还是让李徽觉得很值的。

大宅目前只剩下了内部的修饰和布置之事,这成了阿珠个人表现的舞台。阿珠虽然出身贫寒,但确实有些天赋,可能是她母亲小时候给了她一些启蒙,让她和其他贫寒出身的人不同。

关键是,她的审美和品味是得到李徽认可的。或者说,阿珠知道李徽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以她的设计都让李徽觉得甚为满意。

比如,在装修完成之后,阿珠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李徽的住处旁边的围墙旁栽下了一棵老腊梅树。一向节俭的她,尽管李徽将财政大权全部交到她的手里,任她使用,她也是精打细算的。但是那棵老腊梅树是她花了五万钱的巨款从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买来移植于此的。

买一株花树花了五万钱,这是阿珠完全不会做的事。甚至普通的花木,她都宁愿带着人去野外挖掘移植。但是她知道李徽喜欢腊梅花,所以根本不会吝啬。

当然,距离李徽想要的居住环境还差的很多。除了内部的布置装修之外,宅子北边的那片杂树林要砍掉,一些老坟要挖掉。通向秦淮河南岸的视线不能被阻挡,通向小河口的风景要重新塑造,地要圈起来,将来那些都是大宅的地盘。

但这些只能慢慢的来。

七月初的时候,李徽派蒋胜回石城老家一趟,一来告知母亲和丑姑她们自己在京城的情形,二来也询问她们有没有来京城的意愿。

不过,蒋胜回来说,母亲和丑姑已经在石城县老宅住的习惯了,不想来京城居住。李徽也只得作罢。京城喧嚣,远不如石城县清净,丑姑又腿脚不便,所以还是留她们在石城县为好。

蒋胜倒也并非空手而归,他带了几名李家族人来到京城。这是李徽让蒋胜回去的另外一个目的。自己既然要顶着丹阳李氏的名头行事,振兴丹阳李氏便是自己的责任。而丹阳李氏如今只剩下了几家人,且都穷困落魄,自己理当对他们负起责任来。

此次蒋胜回去,将丹阳李氏中的几名后生少年带来了京城。他们最大的二十四五岁,小的也只有十五六岁。李徽让他们来到自己身边,一来见识外边的世界,给他们机会。二来,也要亲自锻炼他们,让他们成为李家振兴的种子。

在大晋,没有任何一个家族的崛起是靠着某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能完成的,都是整个家族人才辈出,齐心协力数代努力进去而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虽然对于士家小族而言,想要出头是极难的事情,但这不能阻挡李徽的脚步。

除此之外,李徽还让蒋胜携带巨款回石城县置办田亩。李氏要想振兴,必须摆脱族人的贫困。庄园土地是生计的保障,穷困潦倒是无法振兴家族的。

蒋胜带回的巨款中有一百万钱是用于置办田亩的。虽然一百万钱虽然置办不了多少土地,只能买下一个几百亩的小庄园以及一些荒地,但对于目前的李氏族人而言,耕种足够。况且李徽手头也没有太多的钱财,八百万钱如今已经花掉大半了。李徽当然不能让自己两手空空。

在京城这样的地方,没钱是万万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