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代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八七章 开张大吉(续)(2 / 3)

作品:《代晋

“适才钱庄李总管事已经简单的说明了钱庄的三大业务。道蕴不妨和诸位详细的说清楚。道蕴不会耽误大伙儿多少时间,诸位稍安勿躁,给我一点时间好么?”

许多人听她求肯的语气,嘴巴里忍不住冲口说出一句‘好’来。

谢道韫微微一笑,她的神情变得自信起来,声音也不再颤抖了。

“本钱庄三大业务,都和钱有关,自然也和诸位息息相关。之前有人作《钱神论》,说钱通神鬼,得之者无德而尊,无势而热,失之则贫弱,得之则昌富,还尊称其为孔方兄。道蕴认为,其中不无道理,但也言之太过。爱财不等于无德。难道天天饿肚子便是道德高尚么?难道赚钱奉养父母给妻儿兄弟姐妹吃的饱穿的暖是坏事?那岂非说要饿死父母妻儿才算是德行了?那可也太荒谬了是么?”

台下众人轰然大笑。谢道韫说的‘钱神论’这篇文章,乃是大晋前人鲁褒所作。历数钱带来的罪恶和不公,颇有愤世嫉俗之态。当然这其中也有些道理,但大多皆为戏谑疾愤之言。钱被称之为‘孔方兄’便是自那篇文章始。

“道蕴也并非是鼓吹不择手段谋得钱财,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正当的手段赚取钱财,奉养父母,养育儿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是我我们每个人的愿望。道蕴只是想要和诸位说清楚这件事,而不是走极端。回到本钱庄的事上来,第一项业务便是可让天下百姓将钱存入钱庄之中,以保本生息。以我大晋普通人家为例,一户京城人家,正常辛劳,一年除了开销之外,可省下两三万钱,这应该是很正常的情形了。算不上富裕,只得温饱而已。十年下来,或攒下二三十万钱。但这二三十万钱是不敢乱花的,所以藏于密室,以备不时之需。这二三十万钱其实便是死钱,不能以此生利,反而随着行市价格高涨,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诸位回想一下,十年之前,一石稻米不过六七干钱,现如今涨到了一万二干钱一石。物价几乎翻倍。也就是说,这户人家攒下的二三十万钱在十年之间便已贬值近半。辛苦积攒的钱财,平白无故的便亏了近一半。是也不是?”谢道韫朗声说道。

台下许多都是普通百姓,闻言纷纷点头称是。这都是他们的切身感受,谢道韫说的正是普通一户人家的收入和例子。

“倘要这钱不贬值,除非当时便全部买了粮食布匹吃喝之物花掉,但这么做又不好。稻米会发霉,布匹会腐败陈旧。且花光了继续,家中若有急用又当如何?这点钱又不足以做生意购田产保值,故而只能放在家里眼睁睁看着贬值而毫无办法。但现在,本钱庄提供的保本生息之业务,则最好的选择。我给诸位算一笔账,还以这户人家为例,倘若他将三十万钱存入钱庄之中。以钱庄最低活期利息月三厘来算,每个月都将得到九百钱的利息。一年便是一万另八百钱。十年便是十万钱的利息。便是说,三十万钱变成了四十万八干钱。十年前三十万钱可买稻米四十石,现如今的价格依旧可买稻米三十七八石,其中不过相差一两石而已。近乎弥补了损失是不是?而本钱庄无论物价涨跌都将付给利息。倘若这十年间物价下跌了,岂不是更好?总之里里外外都是好事。抵御风险,生息生利。而且因为是活期存入,遇到急事可随时取出来用。不必担心窃贼光顾,不必担心有人抢夺。安全无忧,何乐不为?”

下边的百姓们纷纷开始算账,这一笔账其实不难算,其中的利弊其实一目了然。心中不免怦然心动。

但是,很快便有许多人大声叫嚷起来。

“我们可不信。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你们平白无故的给我们利息么?这定是陷阱。”

“焉知你们会不会兑现承诺?谁又知道你们不会将钱卷走逃了?”

“大伙儿莫忘了,这些豪门大族可没什么好心,怕不是又要喝咱们的血呢。反正我可不上他们的当。”

“就是,啰啰嗦嗦一大堆,啥时候将礼物给兑现了啊?怕不是要赖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