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代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五零章 定论(2 / 3)

作品:《代晋

李徽轻声道:“军权交于桓冲之手,那便无虞了。桓将军当是谨慎而为之人,有他约束,当无大乱。大司马临终之前倒是做出了明智的抉择。”

谢安道:“个中内情,你恐还未知晓。你可知桓秘鼓动桓温之子桓熙桓济试图杀桓冲夺取军权之事?”

李徽惊愕道:“竟有此事?”

谢安点头道袍:“他们密谋待桓冲抵达姑塾杀之夺权,却被郗超识破告知桓冲。桓冲反制得手,桓秘桓熙桓济三人皆被拿获。否则,若是被桓秘桓熙他们得手,恐生大乱。”

李徽唏嘘道:“万幸,万幸。”

谢安道:“桓冲上奏,请求朝廷下恩旨,南郡公之爵由桓玄继承。同时依照大司马遗命,下旨确认他领军之权。老夫已然请旨。另外,老夫打算亲自前往姑塾拜祭桓温,参家丧礼。李徽,你愿意随老夫一起去么?”

李徽点头道:“愿同四叔一起前往。”

谢安笑道:“你不怕又入虎穴?别人可都是劝我不要亲自前往的。”

李徽沉声道:“桓温已逝,局面将大大不同。四叔亲自前往,正是表达对桓氏信任的重要一步。大晋内部的分歧也该到此为止了。这是对桓冲的支持,对桓氏的信任,也是大晋重新整合团结一致对外的转折之时。这一趟是必须要去的。再者,四叔和桓大司马曾有故交之谊,故人逝去,前往拜祭也是人之常情。桓温只是对手,而非仇敌。在下觉得,我们真正的敌人在北方,是时候翻开新的一页了。”

谢安微笑道:“说的好。”

……

大晋宁康元年四月初十。谢安在李徽谢玄以及多名官员的陪同之下抵达姑塾,拜祭大司马桓温的灵柩。

在桓温灵柩之前,谢安宣读了朝廷的圣旨。

圣旨高度评价了大司马一生的功绩,从讨伐成汉到三次北伐,从士断之策到上疏八议,从为人到用人,从品德到容貌风度,极尽赞美之能事。

这本就是袁宏所做的加桓温九锡的锡文内容。只不过此刻作为桓温死后歌功颂德盖棺定论之旨予以宣布。

桓温生前没能等到这一篇锡文,终于在死后得到了这篇锡文。只可惜,他永远也听不到这篇对他评价极高的锡文了。

圣旨还宣布,追赠桓温为丞相,谥号‘宣武’,丧事礼制按照汉霍光旧制,又赐九旒鸾辂、黄屋左纛等物。以极高规格下葬。

同时,下旨宣慰南康公主等桓温遗孀诸子女,允许桓温幼子桓玄继承南郡公之爵。

另下旨任命桓冲为中军将军,领扬江豫三州诸军事,该任扬江二州刺史,假节领军镇于姑塾。

次日上午,桓温灵柩隆重下葬于姑塾北城之外江边高坡之上,望北地而葬,以为北望中原之意。

一代枭雄,自此安眠。

……

五月初二,京城。

晌午灼热的阳光里,郗超正随着退朝的人群缓步走下大殿的台阶。周围众官员穿梭而过,但没有人同他打招呼说话。走过他身边的人都有意无意的避让开来,仿佛他身上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脏东西一般,不肯和他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