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代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六肆章 入秦(2 / 4)

作品:《代晋

故而,即便知道桓伊是桓氏之人,李徽也只能在寿阳停留,去和桓伊见面,寻求他调集兵船帮助渡河。

当日午后时分,桓伊接到禀报,于寿阳南城门外亲自出城相迎。

桓伊四十来岁,身材中等,貌不惊人,但举止却谦和有度,显得颇有风仪。

将李徽等人迎接入城之后,桓伊不但立刻命人为李徽等人安排补给修缮等事务,更是殷勤设宴,招待李徽一行。

当晚宴席之上,桓伊向李徽介绍了一些边镇的情形。事实上寿阳城这里并不太平,地处淮河边镇之地,多受滋扰。秦国兵马近一年多来多次派小股兵马偷偷越过淮河袭扰边镇百姓。寿阳城总体太平,其实小的战事一直不断。

酒酣耳热之极,桓伊倒也对李徽此行往秦国出使之事表达了他的看法。

“李内史,桓某说话耿直,也许说话不中听。但你既然从我寿阳入秦,既然经过我这里,我却不得不跟你说几句实话。在桓某看来,李内史这一趟去秦国,怕是凶多吉少。我不知道李内史是否写下了遗书,安排的后事,做好了准备。倘若没有的话,现在写也不迟,我命人替你送回京城去便是。”

这话耿直的过分,多少让人听了心中不快。不过李徽倒也没生气。桓伊这么说话,起码他还是有些良心的。他若说此行无险,那才是虚伪之言。

“桓太守,多谢提醒。不过这些事倒也不必了。我此行为了大晋和秦国之间永结交好,避免两国纷争,却也顾不得生死了。况且,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氐人也不至于连我这个使臣也杀了吧。那可也太没道义风度了。”李徽笑道。

桓伊看着李徽哈哈笑道:“你跟氐贼谈道义风度?他们怎懂这些?这同对牛弹琴有何区别?桓某知道你的一些事,本以为你是个人物,没想到你是个糊涂虫。你此去就是在送死知道么?而且是白白送死。和秦国交好?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了。朝廷里的人说的话你也信?是谢安王彪之他们让你去出使的吧?他们这是完全漠视你的性命啊。你却还以为这是器重是么?我瞧你居然还带着女眷少年随行,莫不是当成了游山玩水么?我若是你,立刻让他们回头。要送死便自己去,何必连累其他人?”

李徽颇为无语,被桓伊这么一顿数落,当真是尴尬之极。不过心里倒是觉得这桓伊挺真挚的。这种人当真少见。这难道便是真性情么?他说的或许都是心里话。

不过李徽无法向他解释此行背后的目的,也不能排除桓伊是在试探自己。他既然觉得自己愚蠢,那不妨便让他这么认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