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状元杨慎(2 / 5)

作品:《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无他,公平!

四书五经的普及度本就非常广,加上朝廷以此为科举考题,以至于价格降到了非常低的地步,

这无形中降低了科举门槛,让更多的人有资格参与进来。

只考四书五经,富家子弟的优势便不复存在,细想想,若朝廷真自由发挥,考题五花八门……寒门学子还有机会吗?

怕是永无出头之日!

因为寒门子弟根本没能力、没条件,去读那么多书。

若大明朝的官员都出自富绅阶级,世家子弟,于国于民而言,都非好事。

科举制度沿袭了上千年,时至大明才做到了相对公平,考题统一化、糊名、誊抄……,可以说,老朱尽了最大努力,给予了寒门子弟突破阶级的机会。

当然,这并不能忽略八股文的弊端,朝廷取士不能以考试机器为主,因此才有了策文。

皇帝制策,考生对策。

以保证士子最基本的治国理政能力。

昔年,李青也为科举做过准备,在四书五经上下过苦功夫,他能体会到八股文都有折磨人。

不过,莘莘学子却甘之如饴。

真要废除八股文,怕是会爆发激烈矛盾了。

李青虽明知八股文的弊端,却也不敢谏言皇帝废除这一科举制度。

当初的努力并未白费,在这一刻派上了用场,而且策文看起来比八股文要轻松许多,李青效率很高。

“看仔细了吗?”一旁,朱厚照不满,“这可是为国选才,你严谨点。”

“……我已经很严谨了。”李青火大。

“你看你,朕也就一说,继续继续……”朱厚照讪讪一笑,低头审阅起来。

视线昏暗,接着,一排排烛光亮起……

“刘瑾你个混账!朕刚看到一张有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