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少年战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六十五章,儒生百态。(2 / 2)

作品:《少年战歌

钱乐天道:“韩将军说的对,朝廷虽然依旧架子粗大,可是里面已经空了。即便如此,那皇帝还在四处筹钱修他的艮岳。哪里还有资源来对付我们?这些暂且不说,就算他们有资源,只怕也没人啊!这些年的征伐,宋庭白白损失了无数的将士,如今的军队只是空有其表罢了,就是剩下的这些军队,也因为朝廷扣发抚恤和粮饷的原因而战力低下,根本不堪一战。咱们完全没必要担心朝廷。朝廷唯一能对我们造成损害的就是停发十几万军队的粮饷而已。”

杨鹏道:“钱乐天说的很好!不过我们也不能就听任事态就这么发展下去,我们还是要想办法把朝廷行动引导到我们希望的方向上去。”看向寇炎,“寇炎,你秘密去一趟京城,找寇准好好谈一谈,把宋人的威胁说清楚,请他理解我们的苦衷,还要告诉他,宋人的威胁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了,请朝廷整军备战以应对不测!”寇炎站起来,抱拳应诺,随即皱眉道:“寇准的话恐怕在朝堂上和皇帝面前不管用啊!”

“聊胜于无,尽人事听天命吧。与此同时,你还要去拜见一下王钦若、林特等人,这些贪官虽然可恨,可是这个时候却是很有用的。”“是。”钱乐天抱拳道:“主公,属下认为可以派人去一趟辽国。”“哦?”“咱们可以假意表达结盟的意愿,以便将压在我们边境的辽国大军支开,然后我们再图谋北伐。”

杨鹏思忖起来,皱眉摇头道:“不行,这种事情我可干不出来。再则,辽人不是笨蛋,他们不会那么容易上当的。”散会后,杨鹏来到赵金喜的房间中。赵金喜见杨鹏进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绣品起身相迎。

杨鹏抱住赵金喜,把脑袋埋在的颈项上,“哎,真是好辛苦啊!”赵金喜不由的心疼起来,柔声道:“大哥是大英雄,自然难得清闲咯。大哥若是觉得辛苦,小妹为你抚琴一曲如何?”杨鹏放开赵金喜,笑着点了点头。

赵金喜立刻走到琴架后跪坐下来,抬头看了杨鹏一眼,两人相视一笑。赵金喜轻轻地拨动琴弦,清幽的琴声荡漾开来,红唇轻启,贝齿若隐若现,《青玉案·元夕》》那优美的旋律让人如痴如醉。杨鹏在对面的圆桌旁坐下,看着赵金喜那绝色的姿容,听着那宛转悠扬的琴声歌声,只感到这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啊!

钦差大臣匆匆赶回朝廷,回复说:“杨鹏抗旨不遵,不肯来京!”听到这话,皇帝、群臣都不由得震惊变色,而且还不知所措。文臣就是如此,阴谋手段没有用处,他们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孔一达出列,愤然道:“陛下,此贼的逆行已经暴露无遗,当立刻调派大军征讨!”一些大臣纷纷附和。寇准立刻出列,“陛下,我朝这些年战事不断,国库早已空虚,百姓穷困不堪,而且各地将士伤亡惨重,且都颇有怨言。如此情况如何讨伐?”

孔一达没好气地道:“我****幅员辽阔带甲百万,怎可能连平定叛乱的军队都派不出去?”寇准眼中流露出厌恶的神情,“孔大人,国家大事可不是翻翻嘴皮子那么简单的!我朝虽然幅员辽阔,可是很多地方因为之前的匪患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而穷困不堪,根本无法输出钱粮来支持国家征战,若强行征收钱粮,只会激起民变;我朝虽有带甲百万,可是相当数量的军队却已经耗损在了之前的征战中,如今的军队士气低落难以依靠,而且粮饷匮乏,如何去调动军队?”

孔一达不禁语塞。寇准朝皇帝抱拳道:“陛下,臣以为上将军之所以未遵旨来京,也是有苦衷的。据微臣所知,如今辽国以五十五万大军压在燕云十六州北线之上,且燕云十六州内部匪患未息,如此情况之下,上将军怎敢离开?”看向那位钦差大臣,质问道:“我所言可是实情?上将军是否请你将这些话转告陛下?”

那个钦差大臣这个时候却支支吾吾起来了。寇准大怒,喝道:“若不实话实说,待真相大白之时,你便是欺君之罪!”钦差大臣大惊,慌忙朝皇帝抱拳道:“陛下,确实,确实是这样的!”皇帝有些懊恼地道:“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说?”“微臣,微臣以为那只是杨鹏的搪塞之词。”

寇准抱拳道:“陛下,张大人隐匿实情,欺君罔上,还请陛下治他应得之罪以儆效尤!”钦差大臣连忙道:“陛下,微臣绝非有意欺瞒陛下,实在是无心的啊!”“罢了,以后不要再犯了!”

“谢陛下!谢陛下!”寇准道:“陛下,契丹人如今屯兵百万在我北疆,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应当即刻罢黜花石纲及内外制造局,罢免各种不必要的苛捐杂税,犒赏三军,以提升民心士气,同时整军备战以备不虞!”

林特没好气地道:“寇大人这话危言耸听了吧!辽人是我们的盟友,怎么可能会威胁我们?至于提升民心士气所言,更是无稽之谈!如今天下太平,万民称颂,谈何提升民心士气啊!”

王钦若也道:“不错!寇大人只怕是在哗众取宠吧!”皇帝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王爱卿、庞爱卿所言极是。”“陛下,切不可听这些奸佞之言啊!”寇准急声道。

林特等人大怒,王钦若反唇相讥:“真不知道究竟谁才是奸佞!俗话说大奸若忠,只怕寇大人才是真正的奸佞!”满朝文武纷纷附和,皇帝也不禁疑忌起来,呵斥道:“寡人心意已决,你不必再说了!”寇准不由的叹了口气。

寇准回到住所,正好碰见了来拜见他的八王爷。两人寒暄了一番,随即寇准请八王爷到书房说话。两人来到书房,分宾主落座。寇准长叹了一声。八王爷见状,不禁问起原由。寇准便将今天朝堂上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八王爷紧皱起眉头,“契丹人狼子野心,为何陛下和众臣就是看不到呢?”寇准苦笑着摇了摇头。

八王爷忧心忡忡地道:“我实在是担心啊!若是契丹人大举南下,我们该如何应对?”寇准叹了口气。想起一件事情,问道:“你说上将军究竟是忠臣呢,还是曹孟德那样的奸雄?”

八王爷皱眉思忖起来。摇头道:“不知道!”看向八王爷,“希望他是能力挽狂澜的********!否则……”两人都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燕京。傍晚时候,一名传令官从西方飞驰进入燕京城。杨鹏疾步来到大厅之中,一位风尘仆仆的传令官正在大厅中等候着,一见到杨鹏进来,立刻上前抱拳拜道:“小人拜见上将军!”

“起来说话。”“谢上将军!”传令官站了起来。杨鹏问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传令官抱拳道:“将军派我来禀报上将军,最近半个月以来,源源不断有粮草辎重经过燕山运往大同府,而且还不断有军队往大同府调动!将军担心契丹人会进攻居庸关,特派小人来请求援军!”

杨鹏立刻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了大同府上,眉头一皱,问道;“可以肯定敌人的军队和物资都在往大同府调动吗?”“可以肯定!我军斥候深入了大同府附近侦查!”

杨鹏对传令官道:“你立刻回去告诉呼延必显,就说援军很快就到!”传令官抱拳应诺,匆匆离开了。杨鹏叫来蒋丽,令其立刻派人把留在燕京的所有重要文武官员都召集起来。蒋丽领命奔了下去。

不久之后,留在燕京的所有文武官员都汇聚到了留守府大厅中。众人感觉气氛非常严肃,觉得可能有什么大事发生了。杨鹏站在上首,扫视了众人一眼,“刚刚接到消息,辽国方面正在大规模调动!……”众人小声议论起来,有的人脸上有兴奋之色,有的人脸上则流露出担忧之色。

杨鹏道:“辽人的目标并不是我们,而是中原!”众人流露出意外之色,钱乐天皱眉道:“这倒也合情合理。在契丹人看来,中原显然比我们容易对付的多,而只要拿下了中原,我们便是瓮中之鳖了!”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