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少年战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五十六章,大明皇帝(2 / 4)

作品:《少年战歌

皇帝愤怒地骂道:“除了段至纯那个王八蛋,还能有谁!?好啊,真是我的好弟弟,给我来了一招欲擒故纵的把戏!一面故意派人来向我示好,一面却在筹划刺杀我这个哥哥!我差点就被他害死了!”随即吼道:“即刻传诏天下,号召全国军民勤王讨贼共赴国难!”一名大臣躬身应诺。琼花急声道:“父皇三思啊!”皇帝愤怒地道:“就是因为三思,朕差点被乱臣贼子所害!你如今还要朕三思,究竟是何居心?”琼花见父皇面目凶恶地瞪着自己,原本还想要劝说,可是这时却说不出来了。皇帝朝那大臣喝道:“你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发布诏命!”那大臣连忙应诺一声,奔了下去。

琼花魂不守舍地离开了大厅。听到身后大厅传来地父皇一阵阵的怒吼声,不由得停下脚步,回头看去,脸上流露出苦笑。她不禁有些心灰意懒了,想她为了父皇,为了大理,可以说是牺牲了一切,可是到头来父皇却如此对待自己!自己再为父皇殚精竭虑,还有什么意思呢?

不过这种念头只在心中一闪而过,随即她还是觉得自己身为父皇的女儿,无论如何也不能不帮助父皇啊!然而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自己还能做什么呢?想到皇叔,只觉得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都被他欺骗了!自己竟然还曾经幻想一切都与他无关,他被人陷害了,然而如今一切可说是真相大白了,他貌似忠臣,其实却是最大奸大恶之徒!琼花的心中,第一次对这位皇叔感到无比的痛恨。

西街,那座不起眼的民居内。

一名穿着苦力的男子敲开了房门,钻了进来。房门随即关上,那男子一脸兴奋地对坐在桌边的柳妍、赵香儿道:“启禀两位小姐,就在刚才,大理皇帝已经发布了讨贼诏书了!”两女相视一笑,柳妍道:“立刻将这个消息传回老家!”

杨鹏正在城墙上漫步,颜姬突然赶来,一脸欣喜地向杨鹏报告道:“夫君,刚刚接到消息,大理皇帝已经发布了讨贼诏书,号召天下军民百姓起来勤王讨逆!”

杨鹏笑了笑,道:“这大理皇帝还真是上道啊!这就对了嘛!”

杨鹏看向颜姬,问道:“柳妍和赵香儿都没事吧?”颜姬笑了笑,美眸流转了一下,道:“夫君挺关心她们的嘛!”杨鹏笑道:“她们是我的部下,我自然关心她们咯!”颜姬调侃似的问道:“仅仅如此吗?”杨鹏没好气地道:“你再这么问,小心老公真的把她们都给收了!”颜姬笑了笑,随即希冀地道:“要是你真的收了她们,那就好了!”

杨鹏一呃,干笑道:“我是说笑的!”

颜姬白了杨鹏一眼,“妾身可不是说笑!妾身和她们情同姐妹,对于她们的心思也是十分了解的,她们都是心高气傲的女子,天底下的男子在她们的眼里形同粪土!”美眸瞟向杨鹏,继续道:“唯独对于夫君,她们发自内心地倾慕崇敬!妾身是真的希望夫君可以把她们也收入房中!”

杨鹏干咳了一下,道:“这个,距离开国大典只有不到三天时间了,也不知道都准备得怎么样了?“

颜姬见杨鹏岔开了话题,不由得白了他一眼,道:“夫君不必担心什么,有李大人筹备,一定不会有任何纰漏的!”杨鹏点了点头。

此时,整个汴梁城里张灯结彩,比过年还要热闹,到处插满了燕云的国旗,旗帜在风中飘扬,放眼望去,仿若云涌。燕云的国旗已经确定了,是有杨鹏定的,就是黑色的大旗上绣上两个正楷的大字:大明。呵呵,杨鹏也忒省事了,不过这倒也理所应当,毕竟大明的国号就是明教,汉字又是最代表汉族文化的符号,因此‘大明’作为国旗是非常合适的。

时间飞快而又缓慢地流逝,终于到了开国大典的当天。

这天一大早,汴梁城里万人空巷,无数人拥挤在朱雀大街两旁,等着看阅兵式。许多人为了占据好的观赏位置,一大早天还没亮就来了;所有人对于即将到来的阅兵仪式,都十分的期待。

当旭日从东方升起,万道金光照亮了汴梁城,无数燕云的国旗迎风招展,仿佛在告诉世人,一个强大的帝国降临人间了!

百姓们远远地看见,一身戎装的燕王挟众大臣以及众位王妃众外国使节,登上了朱雀大街尽头的城门楼。这一刻,虽然人山人海,却万籁俱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城门楼上的那个身影,不由自主地莫名其妙地心中升起一种无比激动又无比自豪的感觉来!

九月二十五日,林青儿和佘老太君带着杨应平、杨应龙终于来到汴京。

杨鹏和杨彤得到消息,喜出望外的出镇塘门,去汴京码头亲自迎接。林青儿牵着杨应平,佘老太君和花解语分别抱着杨应龙。“师傅。”杨鹏首先扶住牵着杨应平的林青儿。

林青儿拉过身后粉妆玉琢的杨应平,温言道:“孙儿,这就是你爹,叫爹。”“爹。”杨应平奶声奶气的怯怯叫道,杨彤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杨应平。杨鹏看到粉嘟嘟的儿子,心中欢喜无限,正待要去抱他,杨应平却往后一退,躲在林青儿背后,偏着脑袋吸着手指警惕的看着自己。

就像一只受惊的小鹿。他眼下才四岁半,记忆力还很差,早就不记得阔别三年半的父亲杨鹏了。

别说杨鹏,就是分别九个月的杨彤,他也不再记得。他现在能记得的,只有师傅,姑姑,花姨,以及弟弟妹妹,再就是几只小狗。“平儿。”杨彤眼睛有点湿润的一把抱起杨应平,“有没有想念娘亲?”

“师傅…”杨应平突然遭受袭击,被一个“陌生人”抱着,立刻惊慌的挣扎起来,求救般看着林青儿。“那是你娘!你不是天天想你娘么?她就是。”林青儿只好解释。“娘?”杨应平偏着脑袋,怔怔看着杨彤,露出思索的神色。慢慢的,小家伙的眼睛柔和下来,越看越觉得杨彤的脸蛋很熟悉,香味儿也熟悉。

“娘亲…”小家伙终于主动呼唤出来。杨彤被一声娘亲叫的心都化了。这儿子,终于没有完全忘记自己。杨应平还会叫爹娘”。其他的和林青儿不太亲,最亲的是姑姑花解语。

“燕王,阿嫂。”花解语笑吟吟的给杨鹏杨彤见礼,“多日不见,真是想念。”

杜金娥也给两人见礼。“好啊,这次总算是阖家团聚了。”林青儿显得非常高兴,老人最喜团聚。一行人回到凤凰山下的行宫,林青儿欣慰万分的说道:“吾儿已定中原,老怀甚慰,可以无忧了。哎,说起来,为师还是十多年前来过汴京。”

“哦?那时辽宋俱在”。林青儿遥望北方,很是感慨的说道:“太宗二年,和父来汴京卖艺,,也是九月来到汴京。只是那时的汴京,可比如今繁华多了。”“这大宋皇宫,也不像样子了。”林青儿指指凤凰山东北,“吾记得那里,有好大一片园林,里面梯台楼阁,犹如仙境。如今竟然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