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种瓜得瓜(3 / 5)

作品:《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孟主编把目光从李峰身上转移开来,脸含笑意的对着杨厂长说道。杨厂长微微颌首,稍许责怪的眼神瞟了当事人一眼。

李峰此时正刚缓过来,感受到杨厂长那一瞥目光,迅速低下头,一副乖宝宝的样子。

“些许小事儿,就这样劳你大驾,一个电话,我把他直接给你们送过去都可以!”

“哎,哎,杨厂长可别这么说,李股长也不是犯了罪,他这出手,挽救的是一个家庭,值得我们亲自上门。”

孟主编摆了摆手,随后用诚挚的目光看向了沮丧着脑袋,一副办错了事情样子的李峰。

“对吗,路见不平的事情,你们厂鼓励职工进行斗争。不光是反右反帝,咱们面对正在施暴的犯罪份子,面对不公,勇于挺身而出这种精神,才是难能可贵的。”

“上个月,我们京城晚报,报导了一篇文章,一位年寻半百的教师,就是因为弄丢了一家当月的粮票,而选择了极端的上吊自尽,他这一走,不光家里备受打击,对本就缺乏老师的学校,也是带来了沉重的伤害。”

孟主编侃侃而谈,大道理讲了一箩筐,说明了事情的重要性,他李峰能迅速做出判断,干净利落的出手,不论从政治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有巨大的影响性,值得宣传。

另外,他毕竟是你们厂里的,三粮店的事情已经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他帮助困难群众追回了粮票,对你们轧钢在来说,带来的也是正面的形象。

众人听完孟主编分析,交头接耳起来,目光也不在是刚才那副惊讶的样子,纷纷用着鼓励的眼神盯着事件当事人。

“那咱们的职工驾校呢?”

姜显达这块,明显对于让李峰出名臭显摆,兴趣不大。

听着孟主编的话,暗自嗤鼻,老一辈大老粗对于噶人,还真没当多大一回事儿,毕竟都是尸山血海杀出来,谁人手上没有人命,只是李峰他们这一代人,成年后碰上了相对和平年代而已。

收到了杨厂长递过来授意的目光,斗着胆子在会议室里,当众问了出来。其他人听到后注意力明显更集中了,看来是想法完全相同。

“对于李峰同志创办驾驶员培训学校,我这里还是想问问他这边的想法!”

刚才一直在记录的孔记者,在一项任务结束后并没有合上笔帽,而是把笔记本翻倒新的一页,然后用着热烈的目光看着李峰。

根据多年从业经验,一个三粮店事件绝对能在社会版面占据一个头条,另一个驾驶学校这样新颖的办学方式,在政治版面至少也可以让街头巷尾的群众产生共鸣。

虽然京城晚报是由市里创办,并不是非常看重经济效益。

但如果两条都能上头版的话,对于自己的记者生涯,还是有很大促进作用,只有让人能够记住的新闻,才能让人记住采访了当事人的记者,两人属于共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