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晋末的卯金刀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七十章 各自的准备(3 / 4)

作品:《晋末的卯金刀

而这个身份就决定了很大一部分从底层爬起来武人,对刘泰多少有几分发自内心的抵触。

而任何国家任何历史,精英阶级往往都是身段最软的,比如这时代的世家,有人选择衣冠南渡,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为了保证自己在当地的利益,选择整个家族投靠新的族人。

相反,像邵续多少算是跟苟晞一路走来的寒门武人,反而有气节,对侵略者很抵触。

当然,这种事情在整个历史上都是如此,精英阶级明明掌握整个国家最丰富的资源。

但他们就是膝盖软,见到大势将倾,绝大多数选择的都是先跪下来保证自己的财富再说。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能统治华夏的异族都是民族数量较少的异族。

比如蒙古,比如大清,甚至就算北宋时候的金朝也一样,他们本民族的体量实在太小了。

这些少数民族人数对比起汉人精英阶级来说,不算什么,尤其是战乱后,人口减少,生产力提升,让汉人精英阶级觉得,自己就算换个新主子,也没有什么其他影响。

而汉人精英阶级投靠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他们看来只是在这时代丢一点脸皮,但是等到自己拿到了笔杆子,到时候史书上记载得可就是,良禽择木而栖了。

自己依旧能维持住自己的地位与财富,至于节操什么的,哪里有整个家族的延续重要。

毕竟只要这些少数民族想要治理华夏,那依旧还需要依靠汉族本族精英来统治。

没办法,基层管理掌握在汉族精英手中,少数民族统治者虽然地位尊贵,但他们并不是物资的生产者,真正的物质生产者与生产关系依旧还是汉人掌握,所以少数民族统治者失去了初代的武勇之后,很快就会被华夏文明给反过来吞掉。

对比起精英阶级因为跪得足够快,所以没有体会到切肤之痛,又或者体会到切肤之痛了,所以跪得更快了。

对于底层的百姓们来说,他们在乱世之中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选择,他们看到得便是异族来到了自己的土地为非作歹,屠戮厮杀,自己哪怕想要做奴隶都不得,这是多大的仇恨。

这让底层百姓心中往往产生了朴素的民族概念,孕育起民族的气节。

若他们中有人的才能得到尽情的释放,从而顺利爬到顶尖的位置,那么他们自然而然会成为反抗异族的核心,像魏晋南北朝的乞活军流民帅,这些人往往成为了反抗异族的主力,而北宋时期的岳飞出自佃农,明末的李定国出身流寇等等,都是相应的例子。

说到这里,倒小提下抗战,实际上那时代选择抗战的精英特别多,某种情况下来说是因为日寇体量太大了。

只要稍微有点见识的精英便发现,你就算投靠日本也只能做奴隶,而不是能继续维持自己精英的体面。

日寇自己的禽兽行为也证明了,你不管什么身份投靠过去终究会一点点被吞噬干净。

而在汉奸的利益被彻底榨干后,日寇自己就能直接弄套行政体系过来,绕开所谓精英阶级,这就让他们跟日寇间根本不像古代少数民族侵略华夏一样能形成某种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