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两百零二章 师徒夜话(1 / 4)

作品:《逆天明末三十年

(渔夫按,一战德胜门,二战广渠门包括后面的三战左安门,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战役,规模也都是比较宏大,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战役,这个决定性的意思不是说死伤了多少人马,而是在战略上的决定性意义,三大门战役之后明军基本是吓破了胆,在以后金兵多次入关时,很少有明军敢野战了。根据明史和李朝实录,包括明实录等各种史料综合来看,皇太极的满蒙联军并没有投入全部的兵力就基本大胜了德胜门和广渠门之战,连袁崇焕本人在广渠门都差点被阵斩,而莽古尔泰在前文中已经被满桂杀死,其实莽古尔泰按照历史记载应该是死于公元一六三二年,这里增加戏剧冲突渔夫才如此安排,而且他的死也是颇有蹊跷,作为皇太极的竞争对手按照历史套路他应该是被皇太极干掉的,这里不做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百度。而京师大战渔夫略微扩大了规模,毕竟是明末演义,还请各位能明白,但基本的历史主线渔夫是不会乱写的。)

袁崇焕紧赶慢赶,仅仅晚了金兵一天就到达了京师,现在已经是傍晚,残阳如血,就着夕阳的余晖,袁崇焕不假思索的立刻投入战斗,他已经看到,数万骑兵在围攻广渠门前的明军步兵,在他们后面列着整齐的兵马,根本不用考虑,那阵势服装袁崇焕太熟悉了,不是八旗兵还能是谁,一眼望去恐怕有五六万人,可是自己仅仅一万兵马,几乎没有胜算。

皇太极也同时发现了明军援兵的出现,可是他没有意识到那时袁崇焕,只是估计约摸有万余骑,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援兵,他最担心的就是明军各路勤王援兵杀到拖住他们,正在想着,京师朝阳门方向竟然又出现了一支明军,原来是尤世威的一部兵马出现了,尤世威兵分两路绕回京师,一路是他和三弟尤世禄,另外一路是二弟尤世功,尤世功统领昌镇正兵营的五千骑兵,冲到德胜门外就被孙承宗命令立刻支援广渠门,所以他们才会在朝阳门的方位出现,五千骑兵虽然不多,可是给皇太极造成了一种明军各路勤王军陆续赶来的假象,他立刻鸣金要求土谢图他们撤退,两军正混战在一起,听见收兵的声音,蒙古诸部的骑兵立刻利用高机动性脱离了战场,皇太极想看看到底有多少明军过来勤王,单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明朝来的援军不过一万余人,就算是和城外的保定兵马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就是三五万人,对于十几万满蒙联军来说不足为虑,皇太极立刻放出哨探,以广渠门为中心,左右哨探二十里,侦查是否还有明朝援兵过来。

夜色渐沉,袁崇焕的大帐中名将济济,祖大寿的后队已经赶了上来,这下两万五千关宁军加上五千昌镇军,还有剩下能战的两万多保定军,侯世禄的残兵也还有数千,城外的明军汇集了五万多人,颇具规模,再加上广渠门一面城墙上的明军将士,直接面对满蒙联军的明军达到了六万多人,虽然人数上依然处于劣势,可是依托坚城,未必没有击退敌人的可能,只要给予皇太极的有生力量重大杀伤,那么他是不会在这里死磕的。

“参见督师!”众将一齐起身,纷纷单膝跪下纳头便拜,袁崇焕虽然督师辽东并不是侯世禄,刘国柱,杨国栋,尤世功等人的顶头上司,可是他毕竟还挂着少傅和兵部尚书的衔,所以目前在城外参与野战的明军当中,他就是最高长官,他也立刻派人向城内汇报城外兵马的情况。趁着夜色两军休兵之际,袁崇焕立刻进行明天的战役部署。他一一走到杨国栋他们身前将众将一个一个扶起,同时还不忘说一些,受苦了,打得不错等等勉励的话,让其他几镇的总兵们很是领教了一番袁督师的手腕,将刘国柱他们感动涕零。

城外的报信兵很快被城上的士兵用吊篮吊了上去,孙承宗夜宿在广渠门城头上,当他得知袁崇焕来了的时候不禁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从个人感情来说孙承宗是不希望袁崇焕出任何意外的,毕竟袁崇焕是孙承宗得意的学生,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古代的师生情谊不仅仅是个人的情谊,也赋予了一种人情社会的关系。就比如门生故吏这个成语,你出自哪门哪派从你拜师的那一天就已经定好了,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袁崇焕是师承孙承宗,包括袁崇焕现在实施的很多战略其实都带着孙承宗的影子,或者说是孙承宗主政辽东之后的一种政策延续。孙承宗一直是维护着袁崇焕的,即便是自己罢职在家也不忘替袁崇焕说话。

孙承宗对报信兵说道:“跟你们督师说,孙承宗在城上,请他一叙。”“遵令!”报信兵又坐着吊篮回到了下面,袁崇焕正在营内和手下大将布置明天的迎战方案,报信兵进来道:“启禀督师,兵部尚书孙承宗孙大人正在广渠门城上,让小的带话,说请督师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