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开挂吧,医生! / 章节正文阅读

131章 手术失败?!(6k,为星宇可还行2/10)(1 / 2)

作品:《开挂吧,医生!

app2;

郑毅不断喃喃自语着。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和《升主动脉手术学》、《主动脉弓手术学》在郑毅的脑海中不断翻阅。

一个个思路逐渐出现在了郑毅的脑海里。

老爷子手术最大的风险是因为深低温停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的原因。是因为在开胸手术中,往降主动脉放支架的时候,全身的循环必须停止。

要不然切开降主动脉的瞬间,会嗷嗷地喷血。

那个场面就跟一个红色的大喷泉一样。

“如果不放支架呢……”郑毅继续喃喃自语:

“不对,不行。”郑毅又自己摇了摇头:

“支架是必须得放的,要不这位老爷子的真腔没办法撑开。”

“不过……”

郑毅眼睛微微一亮:

“谁说支架一定要开胸才能放进去的?”

郑毅猛地一拍脑门。

对啊,还有介入的办法啊。

如果把降主动脉的支架,用介入的方式进行放置,不就可以避免深低温停循环了吗?

“不对……”刚想到这里,郑毅自己又摇了摇头。

降主动脉通过介入方式进行支架放置,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换句话说,如果真的这么简单,早就有别人这么做过了。

那么象鼻手术的意义又何在。

“难点在哪里呢?”郑毅冥思苦想。

没过多久,一道光芒划过了郑毅的脑海。

“对了,是锚定区的问题。”郑毅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答案。

支架放到血管里后,是需要固定的。

而支架压缩之后,在释放的时候就像弹簧一样张开。

所以,支架是靠张力来和血管紧密贴合,来固定位置的。

其中最主要的固定的点,也就是俗称的锚定区。

因为支架的中段是要覆盖在病变部分的。

而病变的主动脉是不能作为锚定区的。

所以,对于大多数支架来说,锚定区都是在支架的两端。

也就是俗称的近端锚定区和远端锚定区。

随着各种介入器械和技术理念的飞速发展,现在远端锚定区已经很少提及了。

随着支架被做成了“锥形”,支架的近端相对比较粗大。

远端相对比较细小。

所以主动脉支架最主要的锚定区,就变成了近端锚定区。

对于胸主动脉支架。

近端锚定区的概念,是指主动脉夹层原发破口、溃疡及假性动脉瘤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

如果想要将支架固定妥当,即便是最新型的支架,对于锚定区的范围也是有要求的。

这个要求就是,至少要15毫米。

也就是公分。

作为锚定区的这一段主动脉,是不能有病变的。

这样主动脉支架才能够卡住位置,不会轻易跑偏。

可是。

这位老爷子的主动脉整个都是夹层。

如果进行介入放支架,这已经不是锚定区不够的问题了。

而是压根就没有锚定区。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郑毅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又摇摇头。

这个想法已经被自己否定,但是这却又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方向。

但是如何从这个方向真正的开出一条通往罗马的大道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喂喂喂,你怎么了。”看见郑毅在这怔怔地自言自语,好像是魔怔了一样,刘宏赶紧伸出手在郑毅的眼前晃了晃:

“小郑,你没事吧。”

“刘哥,没事。”郑毅回过神来,摇了摇头。

“在愁一会儿这位患者的事?”刘宏一眼就看穿了郑毅的想法。

“嗯。”郑毅点了点头:“有点发愁该怎么办。”

“哎呀,别上火啊。”刘宏拍了拍郑毅的肩膀:

“你听没听说过一句话啊?”

“什么话?”郑毅抬头:“车到山前必有路吗?”

“当然不是。”刘宏做出了一副老生常谈的表情,一脸深沉地说道:

“原本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所以,郑毅啊,你……”

刘宏正说着话呢。

突然,他就看到,郑毅的眼睛里闪过了一道光。

在刘宏惊讶的眼神里,郑毅猛地坐直了身子,一把抓住了刘宏的衣服:

“谢谢刘哥。”

郑毅的眼睛里有一些激动:“我好像有些想法了。”

看了看自己抓着刘宏衣服的手,郑毅也意识到自己过于激动了,讪讪地对刘宏说了声抱歉,立刻坐回了自己的办公桌上。

这一次,郑毅没有再说话,而是拿出了一张纸开始在写写画画。

很快,一个手工绘制的主动脉示意图已经跃然于纸上。

看着这个主动脉的示意图,郑毅又拿起了笔开始在上面一层又一层地画着。

看到郑毅沉浸在了自己的思路里,一时半会儿估计没工夫打理自己,刘宏略微无奈摊了下手,自己轻手轻脚地从郑毅的诊室走了出去。

临出去的时候,刘宏又往诊室里瞅了一眼。

瞧见郑毅还在聚精会神地思考,刘宏贴心地伸手帮郑毅关上了诊室的门。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对啊,我刚刚怎么没有想到呢?”郑毅不停念叨着刘宏刚刚说的话,只觉得一条有一条的线索仿若奔跑的电影胶片一样,在脑子里不断闪过。

老爷子的整个主动脉全都是夹层,主动脉弓也不例外。

现在老爷子不能用介入方式放支架的原因,就在于没有锚定区。

因为这位老爷子需要开胸至少做升主动脉置换。

那么可不可以在开胸的同时,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将锚定区重建出来。

也就是俗称的锚定区拓展。

传统的锚定区拓展包括把三根头臂血管位置进行移动,让出一定的空间来提供锚定区。

“不行。”郑毅摇了摇头,先否决了这个想法。

即便移动了头臂血管,老爷子主动脉的夹层还是存在,也依然没有锚定区。

这并不是头臂血管位置的问题。

“等一下。”郑毅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象鼻手术的患者,也是存在主动脉弓夹层的。

那么象鼻手术的支架又是怎么固定的?

“那个支架,是通过缝在人工血管远端进行固定的。”郑毅继续自语。

“再等一下。”郑毅好像突然明白,突破口到底在哪里了。

“对啊。”郑毅一拍脑门:“可以用人工血管当做锚定区啊!”

郑毅飞快地提起笔,再次在纸上画了起来。

一个手术方式在郑毅的脑海里不断地构思、预演。

逐渐形成了一个手术方案的轮廓。

首先,是人工血管的选择。

可以选择四分支人工血管。

四分支血管,就是之前象鼻手术用的人工血管。

这个血管上有三个小分支,可以用来做头臂血管吻合。

至于第四个分支,指的就是人工血管的主干。

如果单纯做升主动脉置换,只需要把三个小分支连接的那一部分给剪掉,变成一个直筒状的血管就行了。

这样无论自己做什么操作,都可以游刃有余。

然后是手术步骤。

先开胸,建立体外循环,这都不用说的了。

开胸之后,找到主动脉弓的位置。再顺着主动脉弓,找到其上的三根头臂血管: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确认这三根血管无误,将这三根头臂血管周围的软组织都尽可能游离出来,让它们能够显示清晰,方便进一步操作。

然后探查患者的升主动脉,根据患者的升主动脉情况,用四分支人工血管进行升主动脉置换。

并且根据患者主动脉瓣的情况,决定是不是同时处理主动脉瓣。

到这里就是普通的升主动脉置换手术,再加上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的步骤。

这一段步骤自己是无法更改的。

接下来。

郑毅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手术的过程和方式,手上的笔也压根就没有停下来过。

如果按照孙氏手术的步骤,那这时候就到了进入到深低温停循环放支架的步骤了。

放完支架之后,再降人工血管远端和支架近端进行缝合。

缝合之后,将人工血管上对应头臂血管的三个分支,和头臂血管连接。

这样就完成了孙氏手术。

那么,如果要把人工血管当做锚定区的话。

直接将人工血管远端吻合在降主动脉起始部,然后将人工血管的三个分支和头臂血管进行连接后,再进行介入放置架呢?

可不可行?

思忖再三,郑毅还是摇了摇头。

这样不行。

因为只要涉及到吻合降主动脉,进行降主动脉切开的操作,就需要深低温停循环。

自己要介入放支架的原因,就是因为82岁的老人耐受不了停循环的打击。

况且,自己这么做了的话,这手术做的和做一个普通的孙氏手术有什么区别?

“主动脉弓是动不得的。”郑毅看着纸上的图片,喃喃自语:

“既然主动脉弓不能动……”

“那么如果换一个思路呢。”

那么头臂血管能不能动?

如果在升主动脉根部缝合完毕后,把四分支人工血管远端吻合口位于无名动脉开口附近位置,做一个升主动脉置换的样子。

然后,自己在利用这根四分支人工血管,直接用那三个分支血管连接到头臂血管上呢?

相当于变相地将头臂血管的起始部从主动脉弓转移到了升主动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