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晋末长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3 / 4)

作品:《晋末长剑

“老夫今日入宫,天子问以匈奴之事。”王衍说道:“和前些时日收自平阳的消息对上了,刘元海确实死了。伪太子刘和继位,数日内便被刘聪攻杀,现在刘聪是汉主了。”

刘渊死后的这场权力之争,连内乱都谈不上,因为没死多少人,范围也多局限于平阳,说宫廷政变可能更准确一些。

当七月中,刘渊卧床不起的时候,他心里预感到这次不对了,于是立刻安排后事。

先任命了一堆宗室为太宰、太傅、太保、司徒、尚书令等。

然后最关键的是——

以楚王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并录尚书事,置单于台于平阳西。

“录尚书事”这個职务很明显要总揽朝政了,同时又允许刘聪置单于台,等于把匈奴本部都交给了他。

单于台类似于大行台,这个机构除了汉人不能管外,匈奴及诸部杂胡理论上皆由其管辖,位高权重。

当然,刘渊也做了一定的制衡:以始安王曜为征讨大都督、领单于左辅,廷尉乔智明为冠军大将军、领单于右辅。

也就是说,他给了刘聪两个副手,一个是宗室侄儿,一个是匈奴贵族,分割部分权力。

但效果如何,委实很难说。

刘渊还给政务系统进行了分配:光禄大夫刘殷为左仆射,王育为右仆射,任顗为吏部尚书,朱纪为中书监……

看得出来,晋人出身的降官、士族掌握了刘汉国内官员的选拔、任免、分派。

军权方面,护军马景领左卫将军,永安王安国领右卫将军,安昌王盛、安邑王饮、西阳王璿皆领武卫将军,分典禁兵。

最关键的禁军,绝大部分都在宗室手中。

总体而言,这个安排其实是有点问题的。

尤其是刘聪又“录尚书事”,又“置单于台”,权力大到没边,十分离谱。

太子刘和继位后,被人一劝说,就决定先下手为强,弄死刘聪。

没想到刘聪早有准备,在单于台披甲执刃等着他,而太子派过去的兵将又有多临阵倒戈之辈,于是刘聪轻轻松松杀入宫殿,干掉了刘和及其党羽。

最后,群臣请刘聪即皇帝位。

聪“固辞”,要让给北海王乂,因为他的母亲是单皇后,属于嫡子身份,而刘聪却不是嫡子。

乂涕泣固请,聪久而许之。

不过咱们聪哥也说了,我不是贪恋皇位,只是现在形势复杂,我年纪大一些、稳重一些,先帮着照看家业——“此家国之事,孤何敢辞!”

聪哥当众宣布,待北海王长大后,再把皇位还给他——“俟乂年长,当以大业归之。”

看看,聪哥以大局为重,忍受别人的误解,以庶子身份勉强即位,真的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