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父秦始皇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五章 《墨经》的智慧(2 / 3)

作品:《家父秦始皇

公输进还未回话,章邯率先说道:“殿下,《墨经》乃墨家所著,博士宫中应有藏书,他们手中没有较为完整的《墨经》。”

“禀殿下,左校令所言甚是。因此书字数较多,制成的竹简笨重,且小人也没有适合藏书的条件,手中只有残本,较为分散,殿下可前往博士宫观阅。”公输进小心翼翼地说道。

一家之著作,字数必然不少,以现在的书写条件,确实会是很大一堆竹简。我反应过来,笑了笑道:“是我心急了,想看看这部奇书,你们提醒的对。”

随后我又询问了关于冶铁一事。

通过章邯的讲述,我大概了解了秦朝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

原来在秦朝时冶铁技术已经较为发达了,只是柔化铁(俗称熟铁)的技术因为耗时耗力而且产量低还未广泛应用,主要还是通过将铁融化倒入模具浇筑成型,也称之为生铁,以白口铁为主。

白口铁的特性是刚性强但比较脆,优点是耐磨,但是无法锻压,所以在秦朝铁主要还是用作农业手工业工具的制作,比如铁耜、铁锑、铁镰、铁耨、铁铲、铁锄、铁犁等等,无法成为兵器,少数天下闻名的利器则是通过工匠不断地重复实验打造出来的熟铁。

但是铁与其他物质能够发生反应的情况繁多,加上信息闭塞,铁匠无法互相交流,就算偶尔有人打造出来能用的熟铁,也不能保证次次成功,铸剑师就成为了一个比较神秘的职业。

秦朝统一六国前比较出名的几家冶铁业家族,例如卓氏、程氏等等,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部被集中到某一地进行管理,并且官府设置了主铁官一职,将冶铁业收归官营。尽管如此,受制于此时依然主要使用木炭冶铁,成本比较高昂,铁的产量一直不算很高。

‘唉,历史的发展需要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存在矛盾……’我不由得想起了后世这些耳熟能详的社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