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84章 突然袭击(2 / 3)

作品:《烈火南明二十年

一时间,如果是但看新安港码头,甚至比谅山府还要繁华一些。

“嘿,彼得,你听说了,好像在这附近,他们准备弄一个大盐场,制作食盐,据说建成投产之后,食盐的价格将会下降,并且品质会提升,如果我们能进一些货,然后卖出去的话,能挣不少钱。”港口码头的一艘商船上,两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正在讨论着关于食盐的话题。

实际上应该说这群洋人的消息还算是比较灵通,确实,高衡准备在新安港以南的滩涂上,由制造局牵头,修建盐场,用晒盐法来制作食盐。

说起晒盐法,实际上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应该是非常熟悉了。但是放在古代,晒盐法实际上并不普及。虽然这个方法在宋朝时期就出现了,但是并没有扩大。华夏古代的采盐之法基本上都是取卤做原料,或柴火煎熬,或风吹日晒。水分蒸发后便能得到盐,这种方法适用于海盐、湖盐、井盐。宋代之前的海盐制造,基本上全部出于煎炼,海盐是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海盐锅煎之法和用具,历经元、明、清各代更替,并无明显差异。

崂山青盐迟到清光绪二十七年,盐民才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从而结束了煎盐的历史。煎盐耗费大量柴草,费工费力。从北宋开始,海盐出现晒法,由于技术的原因,效果并不太好,所以煎盐仍多于晒盐。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技术逐渐完善起来。

而高衡决定,将晒盐法立刻应用于谅山府,等于是将这个方法提前两百多年普及到他们这里。

实际上也就是所谓的太阳能蒸发法,也可以称作盐田法。原理很简单,就是用太阳晒,让盐田里的海水蒸发,食盐的浓度逐渐提高。最后盐便能从海水中结晶出来。

安南地区的制盐方法一直传承于华夏,所以晒盐法安南人并不知道,还是用煎炼的方法制盐,这就导致盐的成本很高,价格自然也高。但若是用盐田法,完全利用太阳能这种免费资源来制盐,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并且安南地区处于热带,光照条件充足,这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高衡在后世就是沿海地区人士,盐田倒是很常见。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高衡组织上千战俘,在新安港南部的宽平海滩上修筑盐池,涨潮的时候把海水放进来,即纳潮,然后让海水经过多级盐池进行太阳照晒,使海水蒸发、食盐浓缩,这个过程就是制卤。

在这个过程中,铁钙硫等杂质从盐池中析出,海水蒸发到九成的时候,便会到达盐点,随即把卤水倒入结晶池使其结晶。海水晒盐得到的盐是粗盐,依然含有杂质。高衡等人发挥聪明才智,把粗盐溶解后,再次过滤,如此往复,无非是多加几道步骤,不断蒸发结晶,最后就能得到精盐,这种方法,至少比原本的制盐法节省了超过一半成本。

高衡有信心,兴华府未来的盐,将会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并带来巨大的利润。

“克里斯,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进货了,要知道,食盐贸易可是有巨大的利润,并且来钱快,比香料贸易可要划算多了。”两人正在兴奋讨论着日后怎样将生意做大做强。

忽然,克里斯停止了说话,看向了彼得的身后,疑惑道:“那是什么?”

彼得立刻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转过身去,看到海平线上出现了数十个黑点。作为经常在海上讨生活的人,他们当然有着丰富的经验,彼得几乎是第一时间做出了判断,“是船!”

克里斯感到非常奇怪,按理说新安港本来就是港口,有商船过来非常正常,可是在海上多年的航行经验告诉他,这些船只排着整齐的队形,并且是呈横线散开,这是典型的火力攻击阵型。

彼时的海上战舰,因为炮位和射击孔固定的原因,炮台并不能像后世的军舰那样进行三百六十度的转动。此时的战舰最好的射击方式就是将船横过来,用一侧的弦炮进行饱和打击,以取得最大火力效果。左边的火炮打完之后,调转船身,再用右侧火炮进行攻击,如此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