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破局的关键还是在成都(1 / 2)

作品:《三国:开局忽悠刘备,军师真神人也

张明话音刚落,贾诩便沉思片刻,率先开口。

“知汉,其实老夫认为,你的安排已经很好了。”

“益州险阻,若真能轻易克之,也就不会有天险之称了。”

“为今之计,便是相信主公他们,除此之外,咱们看好襄阳便可。”

顿了顿,又说道:“要说唯一能做的,恐怕就是联合张鲁,向益州施压。”

“听说张鲁有一亲信谋士,名为杨松,其人最好财帛。”

“可以派人先去和他联系,用财帛开路,劝张鲁出兵,分担主公他们的压力。”

张明闻言,微微点头。

“的确是条良策,那联络张鲁的事情,就拜托文和了。”

贾诩点点头,要用到财帛,此事由他出面的确合适。

“文和公之策确有道理,但我认为,除此之外,还需从内部瓦解益州之敌。”

诸葛亮羽扇轻摇,微微一笑,“刘璋虽为益州之主,但其内部党争不断,我们可利用其内部矛盾,挑拨离间。”

“具体来说,可派使者前往益州,假意和刘璋议和,同时秘密联络益州内部不满刘璋的势力,尤其是张松,我相信他肯定已经笼络了一批人。”

“若能促使其内部分裂,一旦刘璋内外交困,攻取益州便易如反掌。”

张明听罢,点头赞许。

不得不说,诸葛亮的计谋越来越成熟了。

“二位所言极是,我即刻便给主公去信一封,将此二计并行。”

采纳之后,三人也是各自行动起来。

至于出使益州的人选,自然非孙乾莫属。

时间一晃,便来到了二月底。

此时孙乾也已经抵达了成都,其实路上用的时间不过半个多月,主要是这个计策需要刘备先同意。

一来一往,稍微耽误了些时间。

当孙乾代表刘备,商谈议和的消息传出,整个成都,为之一振!

朝堂上,刘璋春光满面。

本来之前两场大胜,就已经让他心情舒畅,如今又迎来了刘备议和的使者,让刘璋一时有些情难自抑。

“关于刘备议和的事情,都说说吧,你们有什么想法?”

大手一挥,刘璋主动提出。

不料黄权听了,第一个站起来道:“陛下,臣认为,议和之事,是万万不可取。”

“最难熬的冬季都已经快要熬过去了,接下来正该是反攻的机会!”

“臣不认为,议和的前提下,刘备一方会愿意归还已经被他们夺走的巴郡。”

“最多,也就是将江阳归还而已。”

“臣认为,不但不该议和,还应该趁此议和,汉军松懈的时机,发动反攻,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

黄权言辞激烈,对议和之事,反对意见最明显。

刘璋一愣,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有不同意议和的想法。

不料黄权之后,表示赞同的人,竟然还有庞羲!

“陛下,黄权言之有理。”

“孙乾虽然是来议和的,但是陛下请看那刘备提出的条件,绝口不提巴郡一事,毫无诚意可言。”

“臣以为,议和的前提,是归还巴郡。”

“若巴郡不还,则坚决拒绝议和!”

庞羲的话,倒是让刘璋听进去了,巴郡的确该要回来。

但!

除了这一点外,刘备议和的条件,不可谓不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