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2)

作品:《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真真的色香味形俱全,香馨高爽,味醇甘鲜,好茶,好茶。

城东,宽敞的官邸大街上,一个门上挂着“杨府”匾额的高大门楣口,两个小厮眉清目秀,挺拔而立、目不斜视;书房里,杨阁老和长子杨慎说话,面带忧虑,眼睛里甚至有一丝丝杀气。

“为父一直以为,兴王是一个‘文雅’人,和他的父亲一样……”杨阁老因为朝廷一直查不到兴王的“错处”,越发的怀疑和猜忌,“这人啊,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贪、嗔、痴……什么都没有,那还是人吗?”

杨慎闻言,面带犹豫,语气似乎是安慰父亲,也是安慰自己的不确定:“父亲,兴王才十七岁。”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人,能有多大的心机?杨阁老听明白长子的话,看长子一眼,冷笑:“你也是自负聪明,自幼才气过人。你的十七岁,是什么模样?”

顿了顿,眼里一暗,脸上露出风雨欲来的凝重:“朝廷在前两年,还能查到一些有关于兴王年少轻狂的痕迹……可是,这一年来,兴王的表现,比为父还要老成持重,你觉得,正常?”

杨慎:“!!”不正常,自然不正常。

“儿子明白。一个少年人,经历这番希望破灭的结果,必然是失意、害怕,或者,心生怨恨。”

“做人难。即使是为父这个年纪,也做不到修身养性。”杨阁老眼望窗外的落叶,摸着胡子长长地一个叹气。一转头,对长子谆谆教诲,“看某些人,永远不要看年龄。”

先皇有了亲生儿子,自己做皇帝的机会彻底破灭,他要是一开始就没有一丝丝希望那也就罢了——十六七岁又如何?他的一生,见过多少才智过人的人,都是想象不到的年轻人?

杨阁老满心担忧,只叮嘱长子看护好皇上的安全。临睡前想起东厂最近的动静,又琢磨着,这次,文臣是不是可以,和东厂合作一把?

湖广地区隐隐的,有那兴王修道炼丹吃素的传言,北京城里人,该收到消息的人,都收到消息。

西厂大太监张永,细细地看完东厂送来的审讯记录,敦厚的五官笑容亲切,狭长的小眼睛里冷光一闪,尖细刻薄的嗓音宣示他强烈的不满。

“继续盯着,盯紧了兴王。”

心里一丝猜测闪过,“当年宁王府里的几个人的下落,继续追查。”

“属下遵命,都督放心。”年轻的厂卫躬身行礼,同样阴冷尖细的声音响在夜色里,人转眼就不见。

反常为妖。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能天天吃得下素食?

还生鹅褪毛,从屁股眼取出内脏,将蔬菜放进鹅肚,煮开取出,用酒洗干净,再用麻油熟煮成菜……仍是求其荤味?

还好道教,求长生,多素食,茹蔬之中,皆以荤血清汁和剂以进,猪血配菜,以求其荤味?

锦衣卫指挥处,指挥使徐景珩看完东厂送来的审讯,哈哈哈大笑。

端王也有这个胆子谋害皇位?端王就是谋害皇上成功,他能坐上皇位?

徐景珩大红的飞鱼服严谨贴身、一丝不苟,艳色的眉眼风流多情、杀机弥漫。薄唇轻启,那是对自己的判断非常之自信。

“听说~~端王老迈,病重了,这世子人选啊,要好好地选。还有我们兴王,多给兴王送去一些猪血、老鹅。兴王要没有银子,价格优惠一点儿。”

“属下遵命。”

端王朱荣氵戒牵扯其中,死罪难逃。

端王坐在家中,祸从天降。面对东厂送来的白绫,悔恨交加,悔不当初听信长子的蛊惑,但人怎么有后悔药?端王临死前,最担心儿子们不懂事,最疑心的人也是兴王。

所有人都对兴王的异常起疑的时候,兴王正在为了这大夏天的,兴王府冰不够用的事儿异常烦恼。兴王感觉,他自重生回来,那真是样样儿不顺心。

不光堂兄正德有儿子了,他的皇位波折了。他还穷啊。一天天的,吃的不顺心,住的不顺心,穿的不顺心——大夏天连口冰都买不起。

大夏天的,大明朝能用得起冰的人家不多,能无限制地用冰盆的人家,冰镇西瓜的人家,那更是少。

当然了,快两岁了,会走路的皇上,不光不能用茶叶,他也还不能用冰。

午后暑气消散,他在宫人的伺候下用一份温热的水煮豆腐,心满意足。他会走路了,就一点儿也不怕夏天的热了,除了上朝听政孝顺祖母亲娘听书学习……一有空就迈着胖胖的藕节腿小螃蟹一样地抬腿迈步……

逛完豹房的角角落落,就要出去豹房。

“外面啊,外面啊。”小娃娃皇上挺着饱饱的小肚子,明亮清透的大眼睛看着外面,肉窝窝的小胖手指着宫墙,满心满眼的,都是对宫外世界的向往。

一身夏日蔷薇红的小肚兜,梳着幼童的两角包包头,还没断奶的年纪。可这眼看着皇上这才刚会走路,一颗心就要飞到宫外头——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的老师伴读们,老臣宫人们,都是宠溺地笑。

王守仁抱着奶娃娃皇上,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哄着皇上:“皇上,这外面啊,好看啊。臣也喜欢。”

小娃娃一听,更来劲儿:“外面,外面啊。”小娃娃在王守仁的怀里,挣扎小胳膊腿儿就要下来,去外面啊,去外面啊。

王守仁慈爱地笑:“好,我们去外面。不过不是现在哦,等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春节,皇上出宫,与民同乐。”

小娃娃一听,开心的拍手答应:“月饼啊。”

“对,月饼。中秋节,我们皇上和大明人一起吃月饼。”

宫里的大排查悄无声息的过去,锦衣卫东厂西厂做事,周全紧密、滴水不漏。这事儿,表面上就过去了,有惊无险。

众人在心里后怕的同时,心疼的同时,也更加慎重,更加谨慎地保护皇上。倒是小娃娃自己,感受到身边之人的异样,全不在意。还别说,真有他爹的几分“没心没肺”,看得所有人乐呵,心大也是一个好处啊。

元和二年的夏天,穷怕了的兴王琢磨着最近有哪些大事发生,怎么利用,怎么躲开朝廷爪牙赚银子。学会走路的小娃娃,那是开始了他的新世界,一刻也闲不下来。

这不,他娘的生辰宴,他也坐不住,一定要孝顺地陪他娘泛舟湖上。

夏天里湖面上碧波荡漾,荷花送香。小娃娃和皇太后一起泛舟“意外”落水,吓得前朝后宫震动,锦衣卫东厂文武大臣查出来宁王遗孤收买江湖人的痕迹,在江湖上掀起血腥无数。

皇太后没落水,单单受惊也很是小病一场——落水的小娃娃好好的,也被逼着,又喝五天的药汁子。

小娃娃“哇哇”哭他自己,哭他亲娘,可是哭也不行啊,太医院的老太医笑眯眯的,就是不通融啊。

小娃娃生气啊。

母子两个一起喝苦苦的药汁子,苦苦啊。而且他娘生病了,所有人包括他娘都说,他不能去守着。他想娘啊。

小娃娃乖乖的,听话地没有闹,只特孝顺的,对着日夜守着他的祖母,小大人地哄着:“祖母啊,不怕不怕啊。”

听得他祖母,抱着他,哭得那个叫肝肠寸断。

他们的皇上多孝顺啊,所有人都心疼的跟着抹眼泪。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皇上,心大、胆子更大,只能不错眼珠子的守着他。

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一天夜里,一阵杀气惊醒豹房的人,小娃娃也醒来,侍卫们在打斗抓刺客,其他人守着他全神戒备,他耳朵好,看不见,光听外头人打架,也能听得精神抖擞。

听到精彩处,爬起来就要参战。

“朕打坏人啊。”小娃娃·朱载垣,一身西瓜红的红肚兜,手里抓着他的小木剑,“气势勃发”地,坐在老师王守仁的肩膀上,看人打架。

三个收到消息的江湖人进京保护皇上,一看皇上胆子这么大,那个乐。

江湖人嘛,长得非常“江湖”,性子也“江湖”,相貌奇怪的江湖人对着他龇牙咧嘴地做鬼脸,他一点儿也不害怕,以为对方和他一起玩耍,“咯咯”的,手舞足蹈笑得开心。

江湖人草上飞从此留在宫里当奶爸,两岁的小娃娃能做的大事情更多了,学着自己用勺子盛汤喝,自己爬上床睡觉觉,和老师们玩捉迷藏时,脑袋藏进窗帘里,腿露在外面,还自认为自己藏得谁都找不到……

还特喜欢赖着草上飞伯伯“飞飞飞”,看的人胆战心惊,偏偏他玩得欢喜,乐此不彼。

大夏天里,小娃娃积极探索他的新世界,朝野上下积极熬酷暑的时候,南方传来消息,宁波出大事了。

日本左京兆大夫内艺兴遣使宗设抵宁波,与右京兆大夫高贡遣使瑞佐发生矛盾,宗设怒杀瑞佐,焚其船只,追人至绍兴城下,沿途劫掠而去,大明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战死,宗设逃亡朝鲜海域。

日本人内部的“争贡之役”,战场在大明,死的是大明百姓,损失的是大明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