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2(2 / 4)

作品:《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这个时候已经是巳时五刻,奉天殿里头的朝会还没结束,徐景珩担心皇上,待在奉天殿后殿按兵不动。那头,奉天殿里头,闹闹哄哄。

奶娃娃皇上睡一觉起来,本来按照平时的习惯,是要去玩玩乐乐的,反应过来又要上朝,生气。

可是生气也不行啊。他是大明皇帝,他的五个手指头打架打的厉害,他要管啊。他就更生气。

奶娃娃皇上生气于自己的手指头不乖乖,再次上朝就是小胖脸板着,“三岁看到老”的年纪,身上的那股子气势隐隐外露,群臣心里打突,虽然觉得三岁的皇上不可能有这样的气势,到底是不敢再吵着他。

这个说“先皇的正德三年,先皇曾经深夜里单独留下建昌伯,在宫中夜谈,敦敦教导,建昌伯以头触地,表示悔过,以后逐渐收敛。终先皇一朝,谨小慎微,和和气气。”

那个说“元和二年,建昌伯同周太后的弟弟‘长宁伯周彧’抢庄田,以至于家奴上街群殴,还招纳无赖,为非作歹,世人皆知骄横。”

这个说“这是大明外戚的通病,上一任定国公徐光祚、外戚玉田伯蒋轮、昌化伯邵蕙等等家人豪奴,都是作威作福的。大明外戚不为将不为相,就封一个爵位占据一些土地咋么了?”

这个说“不怎么,也不要怎么,就是把土地还回来,这也是怎么了?那失去土地的百姓,失去税收的国库,又该怎么了?”

大臣们说着说着,嗓门又大起来,可到底是谁也不敢和皇上提,那当年孝宗皇帝和太皇太后,护着建昌伯,建昌伯做的那些恶事,因为弹劾建昌伯死的人一个又一个。

可饶是如此,小娃娃也听得起来杀心。

无他,提到他爹了。

王守仁老师说,他是皇帝,他爹去南京了,在北京就是以前的皇帝了,人称“先皇”,他记得。

建昌伯就是他的小舅爷爷,小娃娃刚刚记得名号。印象中这个人经常进宫,祖母非常、非常、非常……喜欢,但小娃娃不喜欢。

建昌伯害怕他爹,他爹在北京的时候乖乖的,他爹一离开就欺负其他人。

小娃娃奶声奶气的话语响起来的时候,群臣是真的吓到了。

“建昌伯,砍脑袋。”

小娃娃的模样,一点儿也没有什么,这是我舅爷爷,我祖母的亲弟弟的那些顾虑,他三岁的年纪,单知道祖母和爹娘是他的亲人,建昌伯?叔叔姨姨伯伯表哥表姐的几万口子,在他心里都是大明子民。

和那大白猫、大花狗、牡丹花、木兰树……没有任何区别。

是的,小娃娃这个岁数,都还没有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区别,哪里有他爹当年的那些顾虑?

“建昌伯,砍脑袋。”小娃娃瞪大眼睛脱口而出,只记得他爹说过,外戚宗室什么的,都不要管,也不要护着。谁惹他不开心,他就砍脑袋。

现在他就不开心,非常不开心。张家土地多,查。要查一下就这么难?

小娃娃想不通。他想去玩乐,就越是觉得这龙椅坐不住,身上的杀气更重。

可是他不知道,他要砍建昌伯的脑袋,更难。

说起来张家,本只是一个国子监祭酒的小官人家,因为当年的孝宗皇帝选张家姑娘做太子妃、做皇后,且恩宠异常,张家瞬间飞黄腾达,四十年来,风头无二,其人脉亲属关系,遍布朝野。

几位阁老震惊于小娃娃的怒气,但还是耐心等候——建昌伯老实了十多年又如何,建昌伯该死!

群臣亲眼目睹皇上的怒火,清流改革派们震惊,但怎么会给建昌伯求情?就是同为外戚,比如那定国公,一早上就决定了怎么站队。其他人更是人人求自保。

可他们能自保,有些人不能啊。

除了武定侯,这四十年来和张家联姻的,因为张家爬到朝堂的大臣,那真不少,他们不想失去张家这颗大树,更怕皇上因此厌恶太皇太后,彻底失去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