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 / 2)

作品:《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但见佛香袅袅,老银杏树下,一块大木头三块石头搭起来的茶桌边,徐景珩和老和尚,“慢悠悠”地品茶。

感通寺位于云南大理,感通寺的碧玉茶,乃是云南白族所产茶叶中顶级珍品。喝云南白族的茶,自然是三道。

第一道“清苦之茶”,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立即注入烧沸的开水……

老和尚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徐景珩。徐景珩微微起身,双手接过,这茶,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他一饮而尽,面色不变,苦在心里。

第二道“甜茶”。再次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徐景珩一口下去,已然没有味觉。

第三道“回味茶”。好似无味,又好似甜、酸、苦、辣,各味俱全,一杯入肺腑,大理的雪山绵绵,云雾缭绕,苍山十九峰的十八条清澈的溪水……都在眼前晃悠,徐景珩乍遇老友的一颗心,完全安静下来。

老和尚看徐景珩一眼,问题不用出口,已然知道答案。老和尚的面色悲悯,一声洪亮的佛号响在静谧的天地间,山水回应,然徐景珩眼波不动。

皇上的大眼睛亮亮的,那笑容,和得逞的小狐狸一般得意洋洋。老和尚心里叹气,可还是有风度,言说招待一顿素斋,皇上也就答应,吃得那个叫得意洋洋。

皇上不知道老和尚所求何事,徐景珩既然已经拒绝,他也就不用搭理。皇上就是单纯的,瞧着这老和尚一副徐景珩老友的模样,不开心,看到老和尚吃瘪他就开心。

素斋的味道很好,和北京菜不一样的味道。皇上猜测是云南的味道,但皇上还是开心。

那小模样,看得老和尚苦笑连连,看得徐景珩满心宠溺。皇上因为徐景珩的宠爱更骄纵,吃完素斋,发现这里有几颗桃树,张口就来:“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摇头晃脑的模样,头上的两个小羊角,脑后披散的头发,都一样摇晃。老和尚无奈解释:“小公子,贫僧当年欠下一个人的人情,受人之托,来到北京,来见徐公子,只帮忙问一句话。”

皇上小下巴一抬。

老和尚看向徐景珩求救。

徐景珩不知道皇上的小脾气,大约明白皇上本就不喜欢佛道,今儿要爬山的目的被打断……笑着摇头:“改天再爬山。”

皇上鼓着腮帮子,算是不计较老和尚。徐景珩心里头纳闷,也没多问,只邀请老和尚:“大师来到北京,殊为难得,且多留一些日子。”

老和尚一句话到了嘴边,本要提醒徐景珩,又怕皇上——皇上的小眼神儿,忒俾睨,他也知道皇上不喜佛道,不喜欢大明子民信佛信道,当下就琢磨,哪天去拜访徐景珩,告诉他。

“阿弥陀佛。徐公子邀请,贫僧定然多住。”

皇上和徐景珩离开寺庙,小鼻子还喷火气。皇上认为,老和尚忒厚脸皮。徐景珩笑:“感通寺,寺古松深,西南览胜无双地。大明建国,收复云南后,一直在想办法收拢民心。

洪武十五年,感通寺住持无极禅师,赴南京朝拜太~祖皇帝,敬献白马和茶花——传说中,无极禅师面圣时,忽然马嘶花放,一片祥光笼罩,太~祖皇帝甚喜,当即赐宴招待,并赐与袈裟一件,赐名‘法天’。”

皇上听明白,徐景珩在告诉他,佛家在云南根深蒂固,威望很大。可皇上还是不乐意。

至于“马嘶花放、祥光笼罩”?皇上“矜持”:“要问太~祖皇帝,是不是真的。”

徐景珩的声音里都是笑儿:“正该问问,臣也好奇。”

于是皇上就笑。

皇上的小脾气过去,又更好奇:“云南?”文老先生讲过很多故事,可都没有徐景珩在云南的故事,皇上看着徐景珩,小大人的模样:“十年啊?”

“十年。”徐景珩自知今儿时间不够爬山,带着皇上来到一个视野好的平地,靠着一颗老松树,拿出来虎皮坐下来,慢慢讲给皇上听。

“那年,大约是正德十一年?太久远,记不清了。臣身中苗疆奇毒,只能去苗疆寻找大夫,恰逢苗疆十八寨十年一选圣姑……”

那年,徐景珩正是翩翩少年,被逼着去苗疆,更感兴趣的不是解毒,而是苗疆才能喝到的美酒,苗疆才能见到的奇人异事,美景美食美人儿。

圣姑大选,他自然关注。又遇到苗人十八寨的土司分成两伙闹分裂,他最关注的是,圣姑真有那般能力?圣姑的候选人,是其他苗家女子一样活泼可爱,热情娇俏?还是都是一个个老婆婆?

苗疆是苗族等民族聚居的地方,东临洞庭,西连川贵,南到广西,多丘陵而少平地,山势连绵起伏,地势险要,自古就是重要的边防要塞,更何况还有无数无辜的苗民性命?十八土司真打起来,老圣姑也被阴谋杀害,徐景珩既然人在苗疆,自然要管。

这一管,就管出来一些或敌或友的缘分。

当然,徐景珩告诉皇上的,不是这个方面。而是四川改土归流,彭泽去云贵之后的一系列动作,对苗人十八寨的影响。

“皇上,刚刚那位大师,估计,也是受到苗人土司所托,前来打听消息。改土归流乃朝廷大计划,不能轻忽。需要问一问进展,可是有什么问题。”

皇上点点脑袋,却又发现哪里不对劲儿。皇上抬手揉揉眼睛,小困。但皇上还是发现哪里不对劲。

没错,徐景珩在用“春秋笔法”。皇上瞪大眼睛,气呼呼的:“中毒?”

“中毒不用担心。新圣姑的老嬷嬷给治好。”

“圣姑的老嬷嬷?”

徐景珩略回忆一番:“圣姑的身边有仆从。有的精通医术,有的精通武功。”

皇上安心,伸出小胖手抓着徐景珩的衣襟,严肃表态:“既然有渊源,自当回报。”

徐景珩眼里都是笑儿:“该报的恩情,臣已然报答。”

皇上郑重点头,更安心。

皇上小困,然皇上好奇这段故事,强撑困意:“徐景珩,圣姑怎么选?”

“圣姑怎么选。臣也不知道。很神秘。”

神秘?皇上惊讶:“选圣姑,做什么?”

“类似于巫祝?”

皇上更惊讶:“故事里的老巫婆?跳大神?”

徐景珩一眨眼,“认真”回答:“差不多。”

皇上懵懂。皇上一听“圣姑”的名字,就以为那一定是美美的姑姑、姨姨,和红姨一样。结果却是街头跳大神凶巴巴的胖婆婆。

皇上小小的遗憾:“圣姑不美啊?”

徐景珩:“……美的标准不同。天下的女子,除去家人和朋友,美的程度大体可分为三种……”

皇上身体前倾,一副求知若渴的小模样,一看就很有风流的潜质,奈何上下眼皮打架不配合。徐景珩更是笑:“等皇上长大,就懂了。”

皇上不乐意,在徐景珩的怀里耍无赖:“要知道。”

“要不要睡一会儿?”

“不要……”皇上口中喊着不要,闭眼就睡着。徐景珩抱着他,靠着老松树,盖好毯子,也进入浅眠。

苗人十八寨选出来的圣姑,自然不是选美貌,而是看哪一个女子有能力,能够领着苗人十八寨,和其他部落争斗。在十八寨内部出来争端的时候,能够压住。

十年一选圣姑,除了选圣姑,还会从十八个土司中,选出来一个首领,两个副首领,负责管理十八寨日常纠纷。时间久了争权夺利的,圣姑就变成一个身份符号,精神象征,类似于巫医、祭祀等等负责人。

那一代圣姑大选,因为徐景珩的参与,选出来一个为人谦逊和蔼,医术、巫术精湛,深知各种药理、毒理,其它方面也有广泛涉猎,且精通汉话的圣姑。

当然,她对苗人也很有责任心。

徐景珩向来尊敬这样的女子,很高兴交到一个新朋友。

一晃十年过去,没想到,还能再见到当年的朋友,即使会有一些不愉快的纠葛,徐景珩还是高兴的。他知道感通寺和尚没说出口的话——圣姑也来到北京。

徐景珩醒来,头顶天空一碧如洗,朵朵白云在空中随风起舞;远处一座座群山蜿蜒连绵,下方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绿茵茵的开满各种各样的小花……他忍不住笑出来。

一堆堆的小蘑菇,因为一场雨,顶破压抑在头顶的松针软土,从地下冒出头,酣畅地呼吸着雨后洁净的空气——他闻着这特有的蘑菇香气,感受怀里的小孩子的体温,那一丝丝,因为朝政和朋友会有争端的郁闷,消散。

怀里的小孩子还在酣睡,徐景珩大体看看时辰,生怕他睡多了晚上不好睡,轻轻唤醒:“皇上?”

皇上犯懒,脑袋动动,人不动。

徐景珩于是抱着他,也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