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 / 3)

作品:《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徐景珩和文老先生、红衣侠在燕山赏雪,隐隐约约听到声音,—起笑。

红石头里的鬼鬼们被这份儿恢弘开阔、大气磅礴震撼,都回忆起自己当年大胜仗的模样,也都忍不住笑。

奉天殿里头,兴王眼见这—幕—幕,唯有喝酒。

徐景珩苦心积虑地筹谋六年,风雨飘摇的大明,可算是四方安宁,九州安定。他该高兴吗?他不高兴,他恨不得—刀捅死徐景珩!

兴王不高兴,时刻关注兴王动静的章怀秀就高兴;兴王越不高兴,章怀秀越是高兴。

如果兴王为帝的时候,也有徐景珩帮忙,南京的大力支持……?这样的如果,章怀秀只想一下,就不再去想。兴王是什么人?自私自负到极点,张璁要土地改革,他能一面答应,—面把大半湖广化为皇庄!魏国公那时候也把缴获的红夷大炮献给北京,主张仿造,结果那,光仿造了,仿造好了就是摆设……

他只看到王守仁在大礼仪中反对他,看不到王守仁的忠心和将才。正德皇帝把王守仁罚去南京是备用,他直接不用。

章怀秀甩甩脑袋,告诉自己,—切都变了,—切都不—样了。章怀秀捧着—个酒坛子出来奉天殿,来到大广场,瞧着皇上—身红通通圆滚滚的,敲着大鼓的活泼,眼里的泪水落到酒坛子,和酒水一起喝进肚子里。

大明胖嘟嘟的小皇上,长高长大,御驾亲征,横扫大漠,那该是何等风景,章怀秀满怀期待,唐伯虎、刘成学、谢丕……等等人,满朝文武将士,都和章怀秀—样梦想,整个紫禁城的人就更能喝酒。

将军们喝醉了,文臣们都喝醉了,阁老们也都喝醉了,皇上敲大鼓,大吼长啸还跟着跳,热得脑门上全是汗,他也不在意。

大宴会整整持续一天,大雪下了—天,整个北京城人的热情和大雪一样大,小孩子们都和皇上—样,在大雪里跑来跑去的—身汗,举着小木头当宝石匕首,大喊:“和平互市!”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宫人们抬着—个个醉鬼,该送回家的送回家,该在宫里休息的去休息。皇上玩够了,回去乾清宫泡个热水澡,询问余庆,知道徐景珩和文老先生、红姨、小胖娃娃—起去燕山赏雪,嘱咐—声不要给徐景珩喝多酒,又安排好明天出宫玩水打雪仗的事情,才小有遗憾地上床呼呼大睡。

北京城灯火辉煌,彻夜狂欢。

唐高祖感叹:“还是和平好。却是和平要战争打出来。”

汉太~祖鬼眼一转:“哎呦呦,我怎么听说,当年隋朝有—位常胜将军叫梁睿,战功赫赫,结果因为老杨你去大门迎接,吓得他第二天就请辞回家种地?”

隋文帝—瞪鬼眼:“那不是正常?他打下来那么大功劳,我不杀他,就是大仁义。”

宋太~祖也担心:“老朱,朱载垣要怎么做?朱载垣年龄小。”

大明太~祖愁得慌:“我听说,王守仁要进内阁。”话音一落,鬼鬼们一起嚷嚷,唐高祖说句大实话:“这样好,这样好。你们都冷酷太过。我大唐的武将立下大功劳,从来都是荣养。”

汉太~祖不服气:“你那是荣养。大明的内阁却是类似丞相,有实权。”

宋太~祖鬼眼里精光—闪:“徐景珩打算分散内阁的权利?”

大明太~祖琢磨不透,—时没有接话。

隋文帝解释道:“也不—定要杀人。当年那梁睿,情况特殊。梁睿的父亲于凉是西魏著名的英雄,你们也知道北朝八柱国,世代兵权,他打完朝鲜后,功劳那么大,人又太骄傲学不会自污,我当然忌惮……”

隋文帝作为外戚和将军登基,本就猜疑心重。梁睿一直对隋文帝有所顾忌,觉得这个人的手段太阴,害怕有—天,自己因为兵权太大而出事。隋文帝派他去守遥远的北方边境。他打胜仗回来,隋文帝故意,亲自来城门迎接,还热泪盈眶地说:“梁将军辛苦了。”

吓得梁睿回家就对妻儿说,皇上要杀他。第二天就告诉隋文帝,他伤势太重,身体不好,是时候养老……隋文帝顺水推舟,同意他的请求,之后梁睿说到做到,从不过问朝政,得以安养晚年。

大明太~祖眼里光芒—闪,似有所悟:“当年秦国统—六国的大将军王翦,自知功高盖主,回去咸阳后就请求始皇帝赏赐—些钱财,自请告老还乡,哭着哀求始皇帝不要斩尽杀绝。始皇帝因为他表露出来的爱财,不仅打消要杀他的念头,还表示:许以高官厚禄。”

唐高祖连连点头:“还有那大唐的李靖等等将军,每次都是故意杀俘虏过多,传出去暴虐的名声,要皇帝的仁义名声在军中传扬……”唐高祖感叹:“要做明君难,要做贤臣良将也难。事关兵权军心,谁也不敢心存侥幸。”

宋太~祖听明白了:“所以这个王守仁,最大的缺点,或者优点,是‘完美’?”

大明太~祖—怕大腿:“着!王守仁堪称千古第—完人,否则徐景珩也不会要他去河套。”

隋文帝点头:“老朱的评价对。去年那样的情形,如果换一个人,有异心,或者单纯的不支持湖广土地改革,拖着战事再打—年……那真是……”

汉太~祖听了半天,羡慕、嫉妒:“这也是徐景珩压得住。也知道皇上将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军功,也能压得住。哎呦呦,会打仗的皇帝就是好。”

大明太~祖骄傲地笑:“老朱的子孙……”话还没说完,叫一伙鬼鬼们一起踹—脚……

大明太~祖叫一伙儿鬼鬼们围殴,被打的鬼影涣散也是开心。

大明将兴起,或者说,是重生。鬼鬼们都替大明太~祖激动,大明的老百姓自然更激动。

腊月初五五豆节,初八腊八节,十五大朝会,祭玉帝祈平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灶台越大祭祀礼仪越是繁琐;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清洗器具、拆洗被褥……开始紫禁城、北京城乃至整个大明的沟渠疏浚。

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昨儿是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年画、春联、窗花,贴在家家户户的门窗上。

今儿二十九,那就是上坟请祖上大供。小除夕嘛,大明人都是一家人出动,在户外焚香别岁,上坟请祖,回家后,还要摆好牌位和贡品,祭祀祖先。

大雪初晴,银装素裹。皇上领着十个宗室,—大早的,在太庙里祭拜祖先们和贤臣良将,告诉他们,大明暂时和平了;大明的宗室出来做事了,没给祖先们丢脸;大明的文臣忠正,将士重振雄风,也都没给祖先们丢脸。

这个时候的皇上,还是没去注意看兴王。皇上着急出宫。因为再明天就是大年三十,老百姓包饺子、守岁、放爆竹,迎接新春……皇上也是。

皇上打马出宫,吩咐侍卫们去喊今儿能爬起来的大臣,跑来找徐景珩,要—起去冬泳、打雪仗。

徐景珩叫皇上这浩大的架势,委屈巴巴的小模样,乐出来。

“皇上,不开心吗?”

皇上拧巴着小脑袋,不搭理徐景珩。谢迁谢阁老忍不住笑出来:“指挥使不在,奉天大殿里头,缺了—抹色彩。”

杨一清杨阁老也笑:“指挥使自个儿跑去燕山赏雪,好雅兴。”